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对口的词语解释
对口的意思
拼音:duì kǒu    注音:ㄉㄨㄟˋ ㄎㄡˇ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两个事物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的对话或回答相互契合。
例句
1. 这个问题的答案和我的问题完全对口。2. 这两个人的话语总是对口,互相理解。
反义词

单口

基本含义
相对应;相配;相称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对口”相关的成语,如“对称”、“对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的衣服颜色对口,一人穿红色,一人穿蓝色。初中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和我刚才的提问完全对口。高中生:这两个学科的知识点对口,互相补充,更容易理解。
故事起源
成语“对口”最早出现在《左传·庄公十年》中,原意是指两个相对的口相对应,类似于人们现在所说的“对口相声”。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其他方面的意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两个人面对面对话,嘴巴正好对上的形象,来记忆成语“对口”。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1).两嘴相对。极言其对语之近。 汉 王充 《论衡·解除》:“ 胡 越 之人,耳口相类,心意相似,对口交耳而谈,尚不相解。”
(2).指接吻。 唐 张鷟 《游仙窟》:“两唇对口,一臂枕头。”
(3).争执。《平妖传》第五回:“婆子道:‘你两个休对口,到天明我自有个计较。’”
(4).犹缄口。《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方知被孩子暗算了,对口无言。”
(5).符合;合适。 郭小川 《登九山》诗:“跟自己的思想对照一下吧,完全对口。”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二章:“你先试试看,不对口再换一个。”
(6).在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双方都能一致。 柯云路 《三千万》:“你想专业对口,发挥专长,是人人应该帮忙的事!”《人民日报》1983.12.28:“要进一步搞好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
(7).相声、山歌或对唱等的一种表演方式。由两人交替着说或唱。 邓友梅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三:“再由 忆严 拉琴, 俞洁 和 小高 表演立功对口唱。”参见“ 对口相声 ”、“ 对口词 ”。
(8).中医指生在脑后,部位跟口相对的疮。亦称“ 对口疮 ”、“ 对口疽 ”。《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西门里头 马义斋 长了对口,也是请我去治。”如:他长了个对口疮;这对口疽得请人治。

(0)
诗文中出现“对口”的诗词

平原咏东方生

陛戟千官列,衣冠九尺豪。

滑稽通强谏,辞赋变《离骚》。

车就公孙借,家令少妇操。

惟羞齿编贝,长对口无毛。

(0)

大象吟

大象自中虚,中虚真不渝。

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

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

人能知此理,胜读五车书。

(0)

三字诀

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著丑,行着妙。

人人憎,个个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

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

吞入腹,自知道。药苗新,先天兆。审眉间,行逆道。

滓质物,自继绍。二者馀,方绝妙。要行持,令人叫。

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耄。认得真,老还少。

不知音,莫语要。此儿法,合大道。精气神,不老药。

静里全,明中报。乘凤鸾,听天诏。

(0)

次宋大韵即事与梁五二绝句·其一

来禽半啮手分尝,风里唇脂对口香。

教就魏郎零落谱,琼花台下漫《霓裳》。

(0)

喜苏潜夫至柳浪座上限韵·其三

小仄呼藤杖,微喧去皂衫。

花头当槛落,鸟影入杯衔。

对口浮三爵,他时老一岩。

暂来犹有禁,佛语口须缄。

(0)

梅二首·其一

岁晚匆匆日复夜,老禅相对口慵开。

梦归千里几时到,香度一枝何处来。

世乱飘零少供给,地寒潦倒无梯媒。

可怜七尺髯如戟,愧负妻孥空拨灰。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