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大行的词语解释
大行的意思
拼音:dà háng    注音:ㄉㄚˋ ㄏㄤˊ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行动或行为的规模非常大,涉及到很多人或很多事物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场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一次大规模的救灾行动、一次大规模的商业活动等。
例句
1. 这次演出真是一场大行,吸引了很多观众。2. 政府正在组织一次大行,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3. 这个项目的实施需要进行大行,需要协调很多部门的合作。
基本含义
指大规模的行动或行为。
基本解释

◎ 大行 dàxíng
[major measu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大事
大行不顾细谨。——《史记·项羽本纪》

延伸学习
如果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大行”相关的成语,例如“大展宏图”、“大显身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们一起大行去公园玩吧!2. 小学生:明天学校要举行一场大行,庆祝我们学校的建校日。3. 中学生:社团计划组织一次大行,为社区的环境进行整治。4. 大学生:学校组织了一次大行,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教材和学习用品。
故事起源
关于“大行”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然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大行”来形容一些规模庞大的行动,例如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官方的盛大庆典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记忆技巧
可以将“大行”与“大规模”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成语造句,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和记忆。
词语结构
大行属于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大”修饰名词“行”。
详细解释

(1).远行。《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以 鲁国 之密邇仇讎,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於大行,又谓 重 也肥?” 杨伯峻 注:“大行,犹远行。”
(2).广为推行;普遍流行。《孟子·公孙丑上》:“且以 文王 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於天下; 武王 、 周公 继之,然后大行。”《后汉书·张奂传》:“ 羌 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 奂 正身絜己,威行大行。”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古文尚书》﹞至 隋 购募,乃得其篇, 唐 孔颖达 疏之,遂大行於世。”
(3).行大事。《史记·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管子·小匡》:“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辨辞之刚柔,臣不如 隰朋 ,请立为大行。” 尹知章 注:“大行,大使之官。”按此即《周礼·秋官》的大行人。 汉 称典客, 景帝 时改名大行。《汉书·百官公卿表》作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名大鸿胪。参阅《后汉书·百官志二》。
(5).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史记·李斯列传》:“ 胡亥 喟然叹曰:‘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后汉书·安帝纪》:“ 孝和皇帝 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李贤 注引 韦昭 曰:“大行者,不反之辞也。天子崩,未有諡,故称大行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惟 元嘉 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大行皇后崩於 显阳殿 。”
(6).高尚的德行。《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百喻经·债半钱喻》:“要少名利,致毁大行;苟容己身,不顾礼义。”
大路。《战国策·魏策四》:“今臣者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 楚 。’”
即 太行山 。《书·禹贡》:“ 大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 遂伐 晋 ,取 朝歌 。为二队,入 孟门 ,登 大行 。” 杜预 注:“ 大行山 在 河北郡 北。”

(0)
诗文中出现“大行”的诗词

折槛行送沈纯父北上

北风动地捲霜雪,沈子严装候明发。

白马银鞍走燕市,天子召见黄金阙。

忆昔丁丑年中事,呜呼已往难陈说。

纲常万古忽如线,沈子旁观眦双裂。

三年忍蔑父母爱,七尺自与妻儿诀。

飞书一夜上明主,百辟苍皇胆俱慑。

宫闱动色问忠悃,乞得残躯傍南粤。

茫茫大海天欲尽,野魅山魈共生活。

铜柱频更伏波戍,铁衣乱洒羁臣血。

桄榔叶底托馀荫,豆蔻枝前赋鶗鴂。

鬓毛五载凋欲尽,意气千钧莽难折。

离骚熟读引斗酒,怒击青萍唾壶缺。

云雾朝披博罗顶,星斗夜摸空同峡。

归来笑拥绿衣女,卢橘杨梅照红颊。

朝云已去学士还,瘴雨蛮烟护荒碣。

精忠大节岂重睹,文藻风流颇颃颉。

乾纲一振壬午岁,地辟天开走狐孽。

徵书九道发燕邸,尽起龙干布朝列。

是时沈郎奉明诏,长啸扁舟返西浙。

逡巡故国拜丘垄,问寝高堂痛离阔。

县官日夜戒行李,驿使交驰讯车辙。

男儿肯作里中老,直臣更树台端节。

同时吴赵艾与邹,騄駬飞黄并腾踏,沈郎讵得终岩穴。

天上仙查溯河汉,腰下刀环耀明月。

扬鞭再过五陵豪,击筑重招蓟门侠。

蓟门楼殿花三千,尚记公车抱长铗。

对策明光亦草草,敝履短衣行䠥?。

中原邂逅吾共尔,白眼红颜寸衷合。

诵余连璧心已醉,示我郊居思横发。

苍茫大雪华阳街,拂袖徐生馆中别。

风尘倾盖古则有,宇宙论心近谁洽。

即今汝燕余复越,抗手胡能不悲咽。

沈伯子,酌汝蒲萄之美酒,系汝珊瑚之宝玦。

一言赠汝中自知,此去中外望掀揭。

儿童走卒尽道汝,凛凛刚肠石与铁。

腰金拖玉宁汝事,义胆忠肝岂虚设。

三公九列贵易保,万姓千秋口难辍。

重华尚纳大禹戒,仲甫亦补周王阙。

朝多善政禄可飧,事有当言槛仍折。

风云况遇大行日,努力群龙树勋业。

竹帛旂常两光绝,一旦抽身蚤林樾。

丈夫出处须伟烈,呜呼丈夫出处须伟烈,异日儒生秉鈇钺。

(0)

望云楼

结楼向南陬,上与飞云齐。

云飞亦何常,游子寄所思。

庐峰翠色照窗户,盈盈目断天之涘。

鬖鬖霜鬓丹霞帔,琼浆玉液延期颐。

兰桂森森挺奇秀,人间此乐如君稀。

骆越之阳大行陆,同此孤云送双目。

固知无情非有情,亲舍那堪异南北。

云来何之去何所,含精孕瑞庐峰下。

一方忧旱简书严,正欲为云结霖雨。

(0)

偈颂七十八首·其二十三

云在青天水在瓶,几人错认定盘星。

药山八字轰开也,恰到而今话大行

(0)

佹诗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陨坠。旦暮晦盲。

幽暗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反见纵横。

志爱公利。重楼疏堂。无私罪人。憼革二兵。

道德纯备。谗口将将。仁人绌约。敖暴擅强。

天下幽险。恐失世英。龟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比干见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

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

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暗乎天下之晦盲也。

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千秋必反。古之常也。

弟子勉学。天不忘也。圣人共手。时几将矣。

念彼远方。何其塞矣。仁人绌约。暴人衍矣。

忠臣危殆。谗人般矣。璇玉瑶珠。不知佩也。

杂布与锦。不知异也。闾娵子奢。莫之媒也。

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为明。以聋为聪。

以危为安。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维其同。

(0)

送董仁甫之西台幕

西南万里地,诏属大行台。

秦树浮天去,巴江带雪来。

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须才。

台幕风流美,书签想尽开。

(0)

示诸生

江门洗足上庐山,放脚一踏云霞穿。

大行不加穷亦全,尧舜与我都自然。

大者使问跃与潜,守身当以藩篱先。

世间膏火来熬煎,市朝名利相喧填。

百年光景空留连,丈夫事业何由宣。

昔者绿鬓今华岭,呜呼老去谁之愆。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