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戒夜的更柝。柝,打更用的梆子。 宋 梅尧臣 《周仲章通判润州》诗:“况逢休明时,秋堞罢严柝。”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严厉,态度坚决,不容违背。
- 详细解释
- 严柝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严”表示态度严厉,坚决,不容违背;“柝”指的是古代用来捆绑东西的木桩。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不容违背。
- 使用场景
- 严柝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辞严厉,毫不妥协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领导、父母、长辈等对待问题或要求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关于严柝的故事并不常见,但是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都相对容易理解。木柝是古代常用的绑捆工具,因为它坚硬且不易松动,所以被用来比喻人的态度和言辞坚决,不容违背。
- 词语结构
- 严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领导对待工作总是严柝不阿,要求严格。2. 老师的教育方法严柝有力,让学生受益匪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严柝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举着一根木柝,表情严肃,态度坚决,不容违背的样子。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严正、严肃等,来扩展对于严柝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要求严柝,不让我们上课迟到。2. 初中生:班主任对我们的学习态度严柝,要求我们每天都完成作业。3. 高中生:学校对违纪行为严柝处理,不会姑息纵容。4. 大学生:导师对我们的研究要求严柝,不允许有任何马虎的地方。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严柝”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