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非常荒唐可笑,毫无理智可言。可以用在讽刺、批评或调侃他人的时候。
-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真是诒厥,完全失去了理智。2. 这个电视剧中的角色行为诒厥,让人哭笑不得。
- 基本含义
- 指失去了理智,行为荒唐可笑。
- 基本解释
语本《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因以谓留给子孙。《晋书·愍怀太子传论》:“ 武皇 钟爱,既深詒厥之谋;天下归心,颇有后来之望。” 宋 杨万里 《和谢》诗:“无论藏去传詒厥,拈向田夫野老夸。” 宋 王楙 《野客丛书·诒厥友于等语》:“ 洪驹父 云:世谓兄弟为友于,谓子孙为詒厥。歇后语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理智和荒唐有关的成语,如“颠三倒四”、“痴心妄想”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举止真是诒厥,大家都觉得他很可笑。初中生:这部电影中的主角行为诒厥,让观众捧腹大笑。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太诒厥了,完全不符合社会的常规。大学生:他的逻辑思维太诒厥了,完全无法理解他的观点。
- 故事起源
-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讲述了孔子与一个名叫子厚的学生的对话。子厚对孔子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很荒唐可笑,孔子不禁感叹:“诒厥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诒厥”与“丧失理智,行为荒唐可笑”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丧失理智的状态下,做出了很荒唐可笑的事情。
- 词语结构
- 成语“诒厥”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诒厥是由两个古代汉字组成的成语,诒意为丧失理智,厥意为荒唐可笑。合起来表示一个人失去了理智,行为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