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追行孝道于前人。指敬重宗庙、祭祀等,以尽孝道。《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 孔颖达 疏:“追行孝道於前世文德之人。”《礼记·坊记》:“脩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奉先帝而追孝。”《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追孝不为不严,奉先不为不至。”
- 基本含义
- 指孝顺父母,尽孝的行为。
- 详细解释
- 追孝是由“追”和“孝”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追,表示追随、追求;孝,表示对父母孝顺的美德。追孝的意思是指尽心尽力地孝顺父母,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 使用场景
- 追孝一词常用于教育、家庭关系等场景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要尽孝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尽心尽力地孝顺父母。
- 故事起源
- 追孝的故事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事中,孔子的弟子曾子追随孔子学习,而他的母亲却经常为他的行为感到担忧。曾子为了安抚母亲的担忧,每天都会在学习之余回家陪伴母亲,尽心尽力地孝顺她。后来,曾子成为了孔子的得意弟子,被誉为“追孝子”。
- 词语结构
- 追孝的成语结构为“动词+名词”,表示追随孝顺的行为。
- 例句
- 1. 他一直追孝,不辜负父母的期望。2. 这个孩子真是个追孝的好孩子,一心一意地孝顺父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追孝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孩子追随着父母,尽心尽力地孝顺他们。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故事和理念,了解更多关于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能够追孝爸爸妈妈。2.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做家务,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为了追孝。3. 初中生:我会尽量多陪伴爸爸妈妈,给他们带来快乐,做一个追孝的孩子。4. 高中生:尽孝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会努力学习,将来能够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