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凝审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的思考态度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在学习、工作、研究等领域中,我们都需要凝审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此外,凝审也可以用来形容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是否正确。
- 例句
- 1. 他在写作之前总是会先凝审一番,确保每个字都准确无误。2.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凝审一下,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基本含义
- 指心思凝聚,审视事物。
- 基本解释
庄重谨慎。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公讳 行简 ,字 仲可 ,学不为举子,达於世用,器度凝审,登 绍兴 进士第。”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相关的成语,如“善思”、“明察秋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凝审一下这道数学题,找出正确的答案。2. 初中生:老师说要我们凝审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3. 高中生:写作文之前,我会先凝审一番,确保逻辑清晰。4. 大学生:在做研究项目时,我们需要凝审问题的本质,找出研究的重点。5. 成年人: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凝审自己的内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凝审”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凝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王敦传》中。故事说,晋朝时期,王敦是一个有才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非常重视凝聚心思,审视问题。有一次,他在出征前,命令士兵把一只鸟放在地上,要求士兵们用弓箭射中鸟的眼睛。士兵们都觉得这个要求非常困难,但王敦却告诉他们,只要凝聚心思,审视目标,就能够做到。最终,士兵们都成功射中了鸟的眼睛。这个故事成为了凝审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凝审的发音与“凝神”相连来记忆。凝神也表示集中精力,深入思考的意思,与凝审的含义相似。
- 词语结构
- 凝审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成语结构,形容词“凝”表示凝聚,动词“审”表示审视。
- 详细解释
- 凝审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凝指凝聚,审指审视。凝审的含义是指心思凝聚,审视事物。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问题、事物时,能够集中精力,深入思考,审视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