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接受新观念或改变的人。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例如形容一个顽固不化的老人,一个不听劝告的学生,或一个不接受改变的领导者等等。
- 例句
- 1. 他是一个顽徒,无论别人怎么劝告他,他都不会听。2. 这个顽徒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结果导致了他的失败。3. 他是个顽徒,不肯接受别人的帮助,结果自食其果。
- 基本含义
- 顽固不化的人;不肯听劝的人
- 基本解释
(1).指强横不法之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以至顽徒如 拦街虎 、 九条龙 之徒,尤为市井之害。”
(2).愚妄的徒弟。《西游记》第八八回:“顽徒虽是貌丑,却都心良。”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目成清醮》:“贫僧的顽徒有个母舅,是个饱学秀才。”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顽徒”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顽固”、“固执”、“不听劝告”等等。这些词语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表达顽徒的特点和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顽徒,不肯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那个顽徒不听老师的话,总是迟到。3. 高中生:她是个顽徒,不肯接受自己的错误,总是找借口推卸责任。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叫顽童的小孩非常顽皮,不肯听父母的话,也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他的父母为了让他明白顽固的坏处,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顽徒。从此,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顽固不化的人。
- 记忆技巧
- 你可以用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顽徒”的发音“wán tú”与“顽固不化”的意思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2. 想象一个顽固不化的人,他像一根顽固的木头,不肯动摇。
- 词语结构
- 成语“顽徒”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顽”和“徒”。
- 详细解释
- 顽徒指的是一个顽固不化,不肯改变的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听他人建议或劝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