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践言多用于描述一个人言出必行的品质和能力,强调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承诺。这个成语常用于表扬那些能够遵守诺言、信守承诺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要言出必行、履行承诺。
- 例句
- 1. 他一直践言,从不食言。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们对践言精神的坚守。3. 他以言出必行的信念,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 基本含义
- 践行自己的承诺或诺言。
- 基本解释
履行诺言。《礼记·曲礼上》:“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立德践言,行全操清,斯则富矣,何必玉帛之崇乎?”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所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修身践言合道以成礼。”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八章:“ 吴凤梧 立即撩起夹衫,伸手去摸裹肚。已经触到用了几层纸包得巴巴适适的、准备践言还债的那十块龙洋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诚信、责任等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守信承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践言,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践言,努力为同学们争取权益。3. 高中生:我要践言,争取考上心仪的大学。4.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我要践言,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5. 成年人:我要践言,履行我和伴侣之间的婚姻誓言。
- 故事起源
- 践言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则历史典故。故事中,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曾经立下了一个豪言壮语:“我若不取天下,誓不还乡。”然而,当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取得胜利时,项羽却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而是选择了自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出必行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否则只会带来失败和遗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践言这个成语:1. 将“践”字理解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将“言”字理解为承诺或诺言。2. 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一边用嘴巴说出自己的承诺,一边用脚踏实地地践行。
- 词语结构
- 践言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践”为动词,意为踏实地实践或履行;“言”为宾语,意为言语或承诺。
- 详细解释
- 践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践”意为踏实地实践或履行,“言”意为言语或承诺。践言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能够积极地去履行自己所说的话或承诺,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诚信和责任心。
- 近义词
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