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1).忠义壮烈。《晋书·忠义传·麴允》:“ 允 发愤自杀。 聪 嘉其忠烈,赠车骑将军,諡 节愍侯 。”《隋书·诚节传·张季珣》:“ 季珣 家素忠烈,兄弟俱死国难,论者贤之。” 杨朔 《蓬莱仙境》:“﹝ 任常伦 ﹞跟鬼子拚了刺刀,自己也牺牲了。人民怀念他的忠烈,还在当地替他铸了座铜像呢。”
(2).指为正义而壮烈牺牲者。《南史·刘勔传论》:“ 刘勔 出征久抚,所在流誉,行己之节,赴陷为期,虽古之忠烈,亦何以加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许绍棣叶溯中黄萍荪》:“ 黄 竟以此起家,为教育厅小官,遂编《越风》,函约‘名人’撰稿,谈忠烈遗闻,名流轶事,自忘其本来面目矣。”
(3).忠诚刚正。《宋书·朱龄石传》:“ 绰 为人忠烈,受 冲 更生之恩,事 冲 如父。”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鉞奋忠烈。” 明 夏完淳 《六哀·侯纳言》诗:“忠烈简迈姿,淡然青云志。”
- 基本含义
- 指忠诚而有所牺牲的精神,形容人以忠贞的精神对待国家、家庭或事业。
- 使用场景
- 忠烈一词常用于讲述英雄事迹、赞美忠诚精神的文章或演讲中。在教育领域,也可以用来教育学生要有忠诚的品质,并且要为自己所信仰的事物付出努力。
- 故事起源
- 忠烈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形容周公对周文王忠诚无私的精神。后来,这个词逐渐成为形容忠诚精神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忠烈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意义相关的形容词组成。
- 例句
- 1. 他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毫不犹豫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展现了忠烈的精神。2. 这位将军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以忠烈的精神激励着士兵们。3. 她对家庭无私奉献,展现了一位母亲的忠烈之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忠烈”这个词与忠诚和牺牲这两个意思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忠烈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忠烈祠、岳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要做一个忠烈的小朋友,听话、勤奋学习。2. 小学生:我要学习雷锋,为社区做贡献,展现忠烈精神。3.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忠烈将领岳飞的故事,深受感动。4.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保持忠烈的品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