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点翳的词语解释
点翳的意思
拼音:diǎn yì    注音:ㄉㄧㄢˇ ㄧ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修辞手法的描述,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修饰,使文字更具艺术效果。
例句
1. 他的文章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真是点翳之作。2. 这篇小说通过点翳手法,将平凡的生活变得有趣而引人入胜。
基本含义
修饰文字,使之更加生动形象。
基本解释

污浊;阴影障蔽。 宋 方夔 《续感兴》诗之五:“浮云絶点翳,宝此光明王。”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四出:“奴似水彻底澄清,没纤毫点翳。”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由於虚和絶点翳,所以高秀干青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修辞手法相关的成语,如点睛、雕虫小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了很多形容词来点翳我的作文,老师说写得很好。2. 初中生:我喜欢读一些用点翳手法写的小说,感觉很有意思。3. 高中生:在我的诗歌中,我常常运用点翳的技巧,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4. 大学生:我的论文使用了很多点翳的手法,使论述更加生动、形象。
故事起源
点翳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描述文人在书法作品中运用点画的技巧,使作品更加精美。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形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点翳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幅美丽的画作,画中的文字通过点缀和修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词语结构
点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点”和名词“翳”组成。
详细解释
点翳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点”和“翳”两个词组成。点指的是点缀、点染,翳指的是阴影、蒙蔽。点翳的意思是通过点缀、修饰来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0)
诗文中出现“点翳”的诗词

中秋与同寅团亭赏月

八月忽又半,诸公集此亭。

此亭幽且䆳,贮月不用扃。

娟娟一轮满,碾破秋天清。

天空净如洗,点翳无留停。

有酒多且旨,有殽椒斯馨。

有客况骨肉,言笑俱忘形。

酒酣各赋诗,琳琅响中庭。

光燄不可秘,翻恐劳天丁。

人生类萍梗,南北随飘零。

去去看月伴,落落如辰星。

今夕复何夕,不饮空自醒。

夜深凉露下,月侧窥疏棂。

人散天宇阔,西风吹鹤翎。

(0)

碧角簟

细皮重叠织霜纹,滑腻铺床胜锦茵。

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绝纤尘。

蝇行只恐烟黏足,客卧混疑水浸身。

五月不教炎气入,满堂秋色冷龙鳞。

(0)

和傅山父喜雨韵·其一

骄阳赫赫正当空,化作甘霖覆手中。

洗涤四郊无点翳,作兴群槁有新功。

惟方寸地能精格,信咫尺天随感通。

毋以喜书安仅足,更行好事答高穹。

(0)

秋月

碾破鳞云皓月轮,银蟾著意露精神。

十分素魄高低印,一样寒光远近均。

触目冰壶无点翳,照人水鉴绝纤尘。

拟携玉斧乘风御,折桂归荣白发亲。

(0)

中秋夜醉后同浦渐之步月到君法庭中剧谈千古圣贤无不安于义命各成长句

秋色溶溶满碧卮,风清露冷出新诗。

笙歌院落追欢赏,灯火楼台斗陆离。

岂有儒冠冲怒发,更无尚论不轩眉。

君看月到天心处,万里何曾着点翳

(0)

月夜步韵

井梧初滴露光寒,喜见仙娥捧玉盘。

净洗浮云无点翳,中宵留与万人看。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