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熨手的词语解释
熨手的意思
拼音:yùn shǒu    注音:ㄧㄨㄣˋ ㄕㄡˇ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对重要事情不关心、不重视的人或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对社会问题、他人困境等漠不关心的人。
例句
1. 他对别人的困难总是熨手不管。2. 面对社会问题,我们不能熨手不理,应该积极参与。
基本含义
指对某事无动于衷,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基本解释

(1).烫手。
(2).使手感到凉爽或寒冷。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拂肩摇翡翠,熨手弄琅玕。” 宋 陆游 《宿武连县驿》诗:“鞭寒熨手戎衣窄,忽忆 南山 射虎时。”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漠不关心、不负责任相关的成语,如“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班上有个同学总是熨手不理,不参加课外活动。2. 初中生:他对班级的事情一向熨手不管,从不关心。3. 高中生:面对社会问题,我们不能熨手不理,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故事起源
成语“熨手”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有一次,这位官员在衙门中处理公务,突然接到了一封家信,得知自己的亲人生病。然而,他并没有立即离开公务,而是继续处理手中的文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立即回家照顾亲人,他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处理国家大事,家事可以等。”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后来人们用“熨手”这个成语来形容对家庭事务不关心,只顾处理自己的事情。
记忆技巧
可以将“熨手”与熨烫衣物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熨烫衣物时完全不关心,漠不经心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动词+状语
详细解释
成语“熨手”是由“熨”和“手”两个词组成的。其中,“熨”是指熨烫衣物的动作,意味着处理事物的态度轻率、漫不经心;“手”则表示对事情的参与和关注。因此,“熨手”形容对某事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0)
诗文中出现“熨手”的诗词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湘竹初封植,卢生此考槃。

久持霜节苦,新托露根难。

等度须当砌,疏稠要满阑。

买怜分薄俸,栽称作闲官。

叶剪蓝罗碎,茎抽玉琯端。

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

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

拂肩摇翡翠,熨手弄琅玕。

韵透窗风起,阴铺砌月残。

炎天闻觉冷,窄地见疑宽。

梢动胜摇扇,枝低好挂冠。

碧笼烟羃羃,珠洒雨珊珊。

晚箨晴云展,阴芽蛰虺蟠。

爱从抽马策,惜未截鱼竿。

松韵徒烦听,桃夭不足观。

梁惭当家杏,台陋本司兰。

撑拨诗人兴,勾牵酒客欢。

静连芦簟滑,凉拂葛衣单。

岂止消时暑,应能保岁寒。

莫同凡草木,一种夏中看。

(0)

宿武连县驿

平日功名浪自期,头颅到此不难知。

宦情薄似秋蝉翼,乡思多于春茧丝。

野店风霜俶装早,县桥灯火下程迟。

鞭寒熨手戎衣窄,忽忆南山射虎时。

(0)

十一月三日过升仙桥作三首·其二

熨手金鞭天马驹,冰河雪谷笑谈无。

只言燕赵多奇士,岂必书生尽腐儒。

(0)

上夕集鹤柴分咏所得元醮坛铜匜

檀波已歇菭纹蹙,冷晕香班剔丛绿。

发匣回镫四座看,传闻曾列延春阁。

径围尺六广杀三,有侈其腹口不函。

雷回云薄走螭虬,宝贵不异尊敦盘。

当时九府停圜法,可惜难资水衡乏。

演揲书传梵供兴,尚方奇巧乘时剧。

画革旁行字数行,勒名还记郑元康。

冶青濯绛鼓精气,作手何数工堂狼。

纪年至正岁丁酉,弥勒香军渐颐夥。

秘密犹酣影窟身,咒词亲授天魔口。

一朝冷落亦可哀,组铃扇鼓皆成灰。

阅人羡尔坚能寿,不例铜驼棘底埋。

圣奴老去河山缺,熨手脂痕不能热。

照遍人间今古愁,窥檐只有团栾月。

取次摩挲冷兴饶,银花火树避烦嚣。

床头试拨藏春瓮,击盏声还借影浇。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