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水调的词语解释
水调的意思
拼音:shuǐ diào    注音:ㄕㄨㄟˇ ㄉㄧㄠˋ
使用场景
水调一词多用于文学、音乐领域,用来形容优美的诗词、动人的曲调。可以用于评论诗歌、音乐作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文学风格或艺术表达方式。
例句
1. 这首诗的水调很动人,读起来让人心生感慨。2. 这支曲子的水调非常优美,听了让人陶醉其中。
基本含义
指文学作品中的诗词、音乐曲调等。
基本解释

曲调名。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一:“谁家唱《水调》,明月满 扬州 。”自注:“ 煬帝 凿 汴渠 成,自造《水调》。” 宋 贺铸 《罗敷歌·采桑子》词:“谁家《水调》声声怨?黄叶秋风。”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乐通二》:“《海録碎事》云:‘ 隋煬帝 开 汴河 ,自造《水调》。’按,《水调》及《新水调》,并商调曲也。 唐 曲凡十一迭,前五迭为歌,后六迭为入破。” 清 钱谦益 《十月朔日抵广陵》诗之一:“旧事明月空在眼,新愁《水调》欲沾衣。”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文学、音乐知识,了解更多优美的诗词和曲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首儿歌的水调很好听,我每天都会跟着唱。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用水调的方式来写。3. 高中生:这首诗的水调很高雅,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有文化。4. 大学生:我喜欢听古典音乐,因为它的水调更能够触动我的情感。
故事起源
水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杜牧在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其中的“天阶夜色凉如水”一句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水调”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将“水调”与优美的音乐和诗词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词语结构
水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水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意为水乐的曲调。后来,这个词逐渐衍生出其他含义,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的诗词、音乐曲调等。
(0)
诗文中出现“水调”的诗词

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0)

绮怀·其十四

经秋谁念瘦维摩,酒渴风寒不奈何。

水调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馀情忏较多。

从此飘蓬十年后,可能重对旧梨涡。

(0)

南歌子.杭州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0)

天仙子·其一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0)

壶中天.乌篷船

曹娥东去,荡弯环百里,越江如镜。

风好宜帆风定纤,触荻乍闻笭箵。

蠡口停沽,溪头看浣,逼袖春波冷。

苎萝天末,晚山送到眉影。

还爱娇小鱼娃,柁楼罢饭,照水斜兜鬓。

采采菱花新水调,我已年来惯听。

桨碧拖烟,舷红扣月,客梦浮能稳。

西陵树色,雁边渐渐移近。

(0)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八

傍池聊试笔,倚石旋题诗。

豫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