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同方的词语解释
同方的意思
拼音:tóng fāng    注音:ㄊㄨㄙˊ ㄈㄤ
基本解释

(1).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逸周书·官人》:“合志而同方,共其忧而任其难,行忠信而不疑。” 朱右曾 校释:“方,向,志之所向。” 宋 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2).谓同在一体。《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天殊其数,虽同方不能分其慼;理塞其通,则并质不能共其休。” 刘孝标 注:“耳之与目,同在於身,而苦乐有殊,不能相救。”
(3).同在一地。 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基本含义
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观点等方面完全一致或相同。
详细解释
成语“同方”由“同”和“方”两个字组成。其中,“同”表示相同、一致,“方”表示方向、方面。合在一起表示人们在思想、意见、观点等方面完全一致或相同。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观点等方面达成一致,或者指多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相同的看法。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同方”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的出现可能是源于人们在交流中的共识,认同和一致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团结、和谐和共同目标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成语“同方”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们在工作上的观点总是同方,所以合作得很愉快。2. 这个团队的成员对项目的目标都很明确,大家的方向都是同方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同方”。可以想象两个人站在同一个方向上,表示他们在思想、意见、观点等方面完全一致或相同。
延伸学习
1. 可以学习其他与“同方”相关的成语,如“异曲同工”、“同心协力”等。2. 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团队合作、思想交流等方面的知识,以加深对“同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在班会上的意见都是同方的,大家都希望学校能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2. 初中生:我和我的朋友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同方的,我们都认为环境保护非常重要。3. 高中生:老师提出的观点很有道理,我们班同学的意见都是同方的,大家都认同老师的观点。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我们的方向是同方的,所以我们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
(0)
诗文中出现“同方”的诗词

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鄤事

雒蜀交争党祸深,宵人依附半东林。

然犀久荷先皇烛,射隼能忘侠士心。

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

愁来忽遇同方友,相对支床共越吟。

(0)

与生公寻幽居处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清谐欣有得,幽闲歘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

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

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

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秖令归思浩。

(0)

调方景武方长仅三尺而为戚大将军幕客

宽裾乍曳蓟门尘,曾睹新篇动七闽。

名似要离那恨小,请同方朔莫言贫。

东门此去无长狄,上帝由来有弄臣。

见说府公难喜怒,可将书记属王珣。

(0)

许州途中

秦川行尽颍川长,吴江越岭已同方

征途渺渺烟茫茫,未得还乡伤近乡。

随萍逐梗见春光,行乐登台斗在旁。

林间啼鸟野中芳,有似故园皆断肠。

(0)

挽曾国荃联

论两世皆文字交,居同里,道同方,若叙学问渊源,我实恧通家后辈;

在当时负匡济略,成大功,平大难,即看指挥底定,公真为一代伟人。

(0)

中道

圣贤自古执其中,允执此中万理通。

万理由来心自得,心同方是理大同。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