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浮辞的词语解释
浮辞的意思
拼音:fú cí    注音:ㄈㄨˊ ㄘㄧˊ
使用场景
浮辞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演讲、辩论或评论中经常使用。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言辞华丽却缺乏实质的人或事物。
例句
1. 他的演讲充满了浮辞,没有实质内容。2.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浮辞,但是没有说到重点。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虚浮,没有实质内容。
基本解释

(1).虚浮不实的话。《书序》:“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於浮辞哉!” 宋 王安石 《谢手诏索文字表》:“过叨睿奬,使辑旧闻,永惟少作可弃之浮辞,岂能上副旁搜之至意?” 清 钱邦苞 《穷士吟》:“文穷省浮辞,命穷识天数。”
(2).浮泛多馀之辞。《后汉书·儒林传下·伏恭》:“初,父 黯 章句繁多, 恭 乃省减浮辞,定为二十万言。” 明 宋濂 《<日损斋笔记>原序》:“尚靡丽者,骋浮辞而矜縟製。”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修辞手法相关的成语,如“华而不实”、“虚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演讲里有很多浮辞,我都听不懂。2. 初中生:老师的讲课总是充满了浮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3. 高中生:这篇文章用了很多浮辞,但是没有说到核心观点。4. 大学生:他的辩论论据太多,但大部分都是浮辞,没有说服力。5. 成年人:这个政治家总是用浮辞来掩盖真相,让人很难相信他的承诺。
故事起源
浮辞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这篇古代历史文献中,用来形容言辞空洞、虚浮的官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浮辞”与“虚浮”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尝试用浮躁的语气来读“浮辞”,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浮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浮辞指言辞虚浮,没有实质内容的表达方式。该成语常用于批评、讽刺或嘲笑某人的言辞空洞、夸张、不切实际。
(0)
诗文中出现“浮辞”的诗词

倭扇行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

捲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

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

浮辞常云冉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辨。

王无辨,褶裤笼松诚难验。

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干天宪。

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0)

病中述怀十首·其三

至人澹无为,惩忿仍窒欲。

斯民囿泰和,熙熙臻百福。

微臣负末艺,浮辞厌人目。

每承恩宠加,清光日回瞩。

蜂蚁识天伦,葵藿倾朝旭。

徒有眷眷心,时效华封祝。

(0)

送祖人韶石住惠山

故乡人到喜,况是故乡僧。

寓馆才相见,归途又欲登。

浮辞建业,钟动下兰陵。

新领禅宫席,单传祖派灯。

性圆沧海月,行洁玉壶冰。

旧社高风振,名泉胜槩增。

别情江渺渺,乡思树层层。

凭语烟霞侣,尘缘税未能。

(0)

挽时佥判·其一

灵辰不留兮,挽者何悲。

羌茂行之皎皎兮,而今已而。

惟孝友百行之首兮,何习俗之日醨。

惟不亏其降衷兮,何足尚乎浮辞

灵辰不留兮,斯人永归。薤露一声兮,行人泪垂。

(0)

迁居四首·其三

佳境才拈便有诗,六经何用赘浮辞

重门昼掩真长策,白月宵临即故知。

居偶宽凉容展步,事无牵强但随时。

明朝策马都城北,吟弄西湖当浴沂。

(0)

和校官

识赏调固佳,咏叹心愈转。

载吟复载啸,我亦为之衍。

至味寄和平,浮辞谢雕篆。

因思交断金,是必德胜琏。

方来二三友,往往钱万选。

主人好事者,托兴每不浅。

坐令浣花翁,索酒望云巘。

淋漓颠倒间,感旧或未免。

薰风吹壶觞,落日照盘馔。

沟流水声远,虑淡物自遣。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