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扣槃扪烛常用来形容人对待工作、学习或其他事情时的态度非常认真,不马虎大意。可以用来表扬他人的细心和努力,也可以用来自我要求更加严格,以提醒自己要做事认真负责。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扣槃扪烛,从不马虎大意。2. 她学习非常扣槃扪烛,每个细节都做得非常到位。3. 这个项目需要非常扣槃扪烛的态度才能完成得好。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非常细心,非常认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细心、认真相关的成语,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业时总是扣槃扪烛,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字。2. 初中生:为了考试,我每天都要扣槃扪烛地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一直扣槃扪烛地组织各项活动,力求做到最好。
-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父亲去世后,庄子对他进行了一次悼念。他不仅亲自亲手烧香,还亲自亲手宰杀牲畜,亲自亲手切割肉块,亲自亲手烹饪食物。他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只有亲自亲手才能表达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这个故事中的细心和认真的态度,成为了“扣槃扪烛”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扣槃扪烛”与细心、认真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在吃饭时扣住饭碗,非常细心地吃完每一粒米;又想象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着点燃蜡烛,非常小心谨慎,不马虎大意。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扣槃+扪烛
- 词语解释
kòu pán mén zhú
扣槃扪烛(扣槃捫燭)
宋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鐘,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捫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鐘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因以“扣槃捫烛”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俞平伯 《诗的神秘》:“都是扣槃扪籥之谈,招摇撞骗之技。”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