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果真是,果然是。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登巫山县楼作》词:“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果是咱飢变做渴,咽喉乾燥,肚儿里如火。”《水浒传》第九回:“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
- 基本含义
- 果然如此,确实如此。
- 详细解释
- 表示事实果然如此,证明之前的判断或预测是正确的。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用来表示事实与之前的预测或判断一致,强调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种了一棵樱桃树,但长时间都没有结果。有人劝他砍掉树,农夫却坚信樱桃树会结果。最终,樱桃树果实累累,证明了农夫的判断是正确的。后来,人们用“果是”来形容事实果然如此,确实如此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果”表示果实,第二个字“是”表示事实。
- 例句
- 1. 他说他会来,果是准时到达了。2. 昨天下雨了,果是我没带伞。3. 我猜他会选这个选项,果是他果然选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果是”与“果实”联系起来,表示果实的结果与之前的预测一致,即果实果然如此。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果真”、“果然”等,加深对于事实与预测一致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猜今天是晴天,果是阳光明媚。2. 初中生:老师说考试会很难,果是题目都很复杂。3. 高中生:我觉得他会被录取,果是他成功进入了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我猜他会选这个专业,果是他果然选择了计算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