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形)(情绪、语调等)激动昂扬。
[构成]
并列式:激+昂
[例句]
战士们情绪激昂。(作谓语)
- 近义词
冲动、激动、慷慨、高涨、高昂、振奋、昂扬
- 反义词
低沉、消沉
- 英文翻译
1.roused; aroused; excited and indignant; be emotionally wrought up
- 详细解释
◎ 激昂 jī’áng
[roused;aroused;excited and indignant] 振奋激励,激励;奋发昂扬
激昂大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言辞激昂
亦作“ 激卬 ”。1.振奋激励,激励。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妻呵怒曰:‘ 仲卿 尊贵。在朝廷谁愈於 仲卿 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昂,乃反涕泣,何鄙也!’” 唐 怀素 《自叙》:“屡蒙激昂,教以笔法。”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盖昇平之际,物色人才,危急之秋,激昂忠义。”
(2).激怒而使之感悟。《文选·扬雄<解嘲>》:“ 范雎 , 魏 之亡命也……激卬万乘之主,介 涇阳 抵 穰侯 而代之,当也。”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卬,怒也。”
(3).奋发昂扬。 汉 傅毅 《舞赋》:“明诗表指,嘳息激昂。”《新唐书·李训传》:“ 仲言 持诡辩,激卬可听,善鉤揣人主意。”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精忠既满腔,更有这力纵横助激昂。”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说话微微有点口吃似的,但是在他的感情激昂的时候,词锋是锐利的。”
- 基本含义
- 形容情感或声音激动、高亢。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演讲、歌曲、战斗等场合中的激动情感或高亢声音。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激动或声音高亢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句“壮者激昂而不坠”,形容壮者激动激昂的状态。后来成为一个固定搭配,用来形容情感或声音激动、高亢。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 1. 他的演讲激昂慷慨,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2. 这首歌曲的旋律激昂高亢,让人沉浸其中。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激动高亢”的意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情感激动地高举双臂。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激情澎湃”、“激动人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小明的心情激昂地跳了起来。2. 初中生:比赛胜利后,全场观众的欢呼声激昂地响起。3. 高中生:听到老师的激昂演讲,同学们纷纷被激发出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