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遁迹的词语解释
遁迹的意思
拼音:dùn jì    注音:ㄉㄨㄣˋ ㄐㄧˋ
使用场景
遁迹常用于形容某人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自由的生活。也可用于形容某人躲避困扰或逃避现实。
例句
1. 他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决定遁迹田园。2. 他因为失败而感到沮丧,选择了遁迹山林。
基本含义
指隐居、逃避世俗的生活。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庄子的思想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他的著作。此外,还可以了解其他与遁迹类似的成语,如“隐居”,“隐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希望长大后可以遁迹田园,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初中生:他因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决定遁迹山林。高中生:他选择了遁迹田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大学生:在这个喧嚣的社会,有时候我也想遁迹山林,摆脱一切烦恼。希望这个关于“遁迹”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遁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书中。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倡人们追求自由和自在的生活。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遁迹也成为了他思想的象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遁迹”与庄子的思想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庄子追求自由和自在的生活,遁迹成为了他的人生追求。
词语结构
遁迹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关的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亦作“遯跡”。见“ 遁迹 ”。
亦作“ 遁跡 ”。亦作“遯蹟”。亦作“遯跡”。犹隐居;隐迹。《晋书·文苑传·李充》:“政异徵辞,拔本塞源,遁迹永日,寻响穷年,刻意离性而失其常然。”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遁跡避纷喧,货农栖寂寞。” 唐 许浑 《泛溪》诗:“遯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惟二翁不知何许人,遁迹深山,似亦修道之士,何以所为乃如此?” 碧野 《江汉行·荆山之玉》:“这 漳河 水库,澄碧明丽,使人联想到 荆山 之玉。它会不会是遁迹于人间的灵玉的化身?”

近义词

避难、逃亡、出亡、隐迹、亡命

(0)
诗文中出现“遁迹”的诗词

吕徽之

平生意气吕夫子,遁迹空山薇蕨春。

不分弱小与强国,独操鱼钓寓经纶。

(0)

题璿公山池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0)

游韦七洞庭别业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

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

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

旷然青霞抱,永矣白雪适。

崆峒非凡乡,蓬瀛在仙籍。

无言从远尚,还思君子识。

波涛漱古岸,铿锵辨奇石。

灵响非外求,殊音自中积。

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

何以祛扰扰,叩调清淅淅。

既惧豪华损,誓从诗书益。

一举独往姿,再摇飞遁迹

山深有变异,意惬无惊惕。

采翠夺日月,照耀迷昼夕。

松斋何用扫,萝院自然涤。

业峻谢烦芜,文高追古昔。

暂遥朱门恋,终立青史绩。

物表易淹留,人间重离析。

难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

(0)

发同谷县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0)

沁园春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

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

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

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越人无用殷冠。

怕机事缠头不耐烦。

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

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

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

(0)

阜城

忆昔日下归,已甘栖遁迹

胡为负初志,三岁四行役。

我马不及秣,我仆不遑息。

荏苒岁月暮,展转忧患逼。

朝行过阜城,原野霜露白。

一身如鸿毛,苦厌天地窄。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