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赏格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悬赏的情景,可以用来形容寻找失物、逃犯或者寻求帮助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比喻一种奖励制度或者激励机制。
- 例句
- 1. 政府设置了高额的赏格,希望能够尽快抓到逃犯。2. 这家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丰厚的赏格,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 基本含义
- 指为了悬赏而设立的报酬。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旧时指悬赏所定的报酬数。
[构成]
偏正式:赏(格
[例句]
颁布了赏格。(作宾语)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赏格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悬赏制度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了解一些其他与悬赏相关的成语,比如“悬赏通缉”、“赏罚分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设置了一个月读书最多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份赏格。2. 初中生:警察局为了抓捕逃犯,发布了一份悬赏通告,希望能够得到线索。3. 高中生: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设立了一些奖金作为赏格。4. 大学生: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设置了一定的赏格给予优秀的研究成果。希望以上内容对你学习赏格这个词语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赏格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杨震传》:“赏格者,以物为赏也。”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杨震的官员,他为了抓捕逃犯,设立了一笔悬赏报酬。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用“赏格”来形容为了悬赏而设立的报酬。
- 英文翻译
1.[旧]the size of a reward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赏格这个成语:1. 将赏格这个成语分解为“赏”和“格”,赏可以理解为奖赏的意思,格可以理解为规定的意思。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即为为了悬赏而设立的报酬。2. 可以通过与悬赏相关的场景进行联想,比如想象一个寻宝游戏中,有人为了找到宝藏而设置了赏格,希望吸引他人提供线索。
- 词语结构
- 赏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悬赏所定的报酬条件。《宋书·萧斌传》:“ 文昌 遣 道连 伪投贼,贼信纳之,潜以官赏格示众,城内贼党并有归顺心。” 丁玲 《法网》六:“他愿出赏格,尽他的所有,尽他一生的苦力做报酬,也要把 顾美泉 捉到。”
- 近义词
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