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跪献的词语解释
跪献的意思
拼音:guì xiàn    注音:ㄍㄨㄟˋ ㄒㄧㄢˋ
基本解释

下跪奉献。 唐 白居易 《拣贡橘书情》诗:“疎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基本含义
指恭敬地跪下并献上,表示极为恭敬地奉献或敬仰。
详细解释
跪献这个成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跪,指的是人们在特殊场合下向尊贵的人或神明表示敬意时所采用的一种姿势,即双膝着地。献,则是指将物品或自己奉献给别人。所以跪献这个成语的含义就是以最恭敬的态度将自己或物品献给他人,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和崇敬。
使用场景
跪献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用得较少,但在文学作品、古代宫廷和宗教仪式等场合中经常出现。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权威、尊贵的人或神明表示极为恭敬和敬仰的情景。
故事起源
跪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宫廷文化。在古代,臣民或宫廷内的人在见到皇帝或高官时,常常要跪下并献上所带的礼物或文书,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忠诚。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礼仪和规矩,成为了一种习惯。因此,跪献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词语结构
跪献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单字组成,分别是“跪”和“献”。
例句
1. 他跪献了自己的生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2. 在古代宫廷里,人们常常跪献礼物给皇帝,以示对其尊贵的敬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跪”和“献”两个字形象化,将“跪”想象成一个人双膝着地的姿势,将“献”想象成一个人将手中的礼物或物品献给别人的动作。这样,通过形象化记忆,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跪献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恭敬、敬仰相关的成语,如“敬而远之”、“敬谢不敏”等。这样可以扩大对相关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非常好,我们要跪献一颗感恩的心。2. 初中生:我们应该跪献自己的努力,为理想而奋斗。3. 高中生:他跪献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4. 大学生:作为学生,我们要跪献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0)
诗文中出现“跪献”的诗词

拣贡橘书情

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

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0)

四百三十二峰草堂歌有赠

君不见罗浮秀出朱明天,璇台万仞阊阖连。

石桥如丝横绝顶,往来者谁皆飞仙。

我年十五芙蓉妍,麻姑携手相缠绵。

服食青霞犹未毕,忽见海日如金盘,悟道直出轩皇先。

喜君清爽有仙骨,凌峰相寻白云间。

白云兮翩翩,蝴蝶大如车轮然。

衣裳五彩眉连卷,双栖池中千叶莲。

我尝乘之访稚川,大笑世人鍊金丹。

淮南八公来周旋,角髻青丝如童颜。

教我含精御六气,白兔长跪献一丸。

形见神藏龙蜿蜒,内圣外王体自然。

仲尼不及姑射仙,黥人仁义徒多言。

吾心皎皎秋月圆,一死一生如浮烟。

鹑衣鷇食可忘年,何为烦忧著太玄,聊与君游游不还。

(0)

以紫珉瓜杯寿女文侑之以诗

东陵五色瓜,精彩化云英。

堕地结紫玉,流光烛岩扃。

仙人夜采掇,剖之为巨觥。

神工谢雕琢,朴质疑生成。

泻以丹霞浆,日月炫晶荧。

跪献翁寿,雄饮吞长鲸。

五内忻灌沃,上药资流行。

三载换绿髓,十年骨尽轻。

出入紫烟表,寿与天齐倾。

(0)

午日途中忆诸弟

令节迎始阳,我行滞东鲁。

弱艾稍含青,菖花晚应吐。

忆昨侍亲闱,燕赏亦已屡。

兹辰乐复剧,盈尊湛清醑。

跪献中庭,怡然共起舞。

斗草惜馀欢,胜负非有取。

离居忽自今,遗俗犹往古。

骨肉各相望,有酒宁独抚。

慊慊终永日,安得凌风羽。

(0)

铁笛歌为铁厓赋

铁厓道人吹铁笛,宫徵含嚼太古音。

一声吹破浑沌窍,一声吹破天地心。

一声吹开虎豺闼,彤庭跪献丹扆箴。

问君何以得此曲,妙谐律吕可以召阳而呼阴。

都将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笔削手谱成,透天之窍价重双南金。

掉头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绝顶俯看东溟深。

王纲正统著高论,唾彼传癖兼书淫。

时人不识我不厌,会有使者徵球琳。

具区下浸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瑶岑。

莫邪老铁作龙吼,丹山凤舞江蛟吟。

勖哉宗彦吾所钦,赤泉之盟犹可寻。

更吹一声振我清白祖,大鸣盛世,载赓阜财解愠南风琴。

(0)

初度夕

生朝谢客草草,家筵聊向夕。

绿酒黄柑,庆我今年七十三。

烛花送喜,绕簇连枝金粟蕊。

小小孙儿,也学诸兄跪献诗。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