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郑玄 注:“不禄,不终其禄。”
(2).诸侯、大夫亡故,讣文上的谦称。《礼记·杂记上》:“君讣於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大夫讣於同国,适者曰某不禄。”《国语·晋语二》:“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 韦昭 注:“礼,君死,赴於他国曰:‘寡君不禄。’谦也。” 朱执信 《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自 南都 沦丧, 唐 桂 二王先后不禄。”
(3).夭折之称。《礼记·曲礼下》:“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 明 王錂 《春芜记·赐婚》:“寒门屡受国厚恩,但恨夫君不禄,未能图报涓埃。”
- 基本含义
- 指没有福气,没有好运。
- 详细解释
- 不禄是由“不”和“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不”表示否定,否定了禄的存在,意味着没有福气、没有好运。禄在古代是指官职、俸禄,因此不禄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官职、没有俸禄。
- 使用场景
- 不禄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好运、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或奖励。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遗憾、惋惜或不满。
- 故事起源
- 不禄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鲁国公子禄父因为不满自己的父亲鲁哀公对自己的待遇,于是离开鲁国,最终没有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地位和待遇。后来,人们就用不禄来形容没有得到应有的福气和好运。
- 词语结构
- 不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一生都不禄,总是遭遇不幸。2. 这个人做了那么多好事,却不禄于他人的称赞和认可。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禄”拆分为“不”和“禄”两个字记忆。同时,可以联想到故事起源中的鲁国公子禄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故事和典籍,深入了解不禄的文化内涵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考试没考好,真是不禄。2. 初中生:我一直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却不禄。3. 高中生: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却不禄于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4. 大学生:我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却不禄于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