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以避免潜在的困难或问题。可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 例句
- 1. 在准备开会之前,我们应该绸缪未雨,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2. 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要绸缪未雨,做好充足的复习。
- 基本含义
- 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一些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有备无患”、“未雨绸缪”等,来扩大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要绸缪未雨,提前复习好功课。2. 初中生:参加比赛之前,我们要绸缪未雨,做好充分的训练准备。3. 高中生:大学申请时,我要提前绸缪未雨,准备好各种申请材料。4. 大学生:找工作前,我要绸缪未雨,提前准备好简历和面试技巧。以上是关于成语“绸缪未雨”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罕经历了一次失火的灾难。他的同学问他为什么没有准备好灭火的工具,子罕回答说:“我没有料到会发生火灾,所以没有做好准备。”孔子听后说:“绸缪未雨,吾未见好者。”这句话后来成为成语“绸缪未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绸缪未雨”与“提前做准备”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下雨前提前准备好雨伞,这样就能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绸缪未雨”。
- 词语解释
- chóu móu wèi yǔ ㄔㄡˊ ㄇㄡˊ ㄨㄟˋ ㄧㄩˇ
绸缪未雨(綢繆未雨)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自説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后以“绸缪未雨”或“未雨绸繆”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水患诗》:“消遣残冬易,绸繆未雨难。”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当此绸繆未雨之时,为兴学育才之事,若追亡救火之急,犹恐其不能以立国也。”参见“ 未雨绸繆 ”。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