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骄堕 ”。骄纵怠惰。《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岂悟君子,自生怠倦,失恂恂善诱之德,同亡国骄惰之志!” 宋 王安石 《省兵》诗:“骄惰习已久,去归岂能田?” 宋 岳飞 《奏画守襄阳等郡田札子》:“﹝ 金 人﹞所爱惟金帛子女,志已骄堕。” 明 张居正 《答巡抚高凤翥书》:“以骄惰不习之兵,当 瓦剌 新鋭之虏,其势固不敌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 唐太宗 对朝臣说,我不打 突厥 ,反送给金帛,为的让他们骄惰,以便一举消灭。”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骄傲自满而懒惰。
- 详细解释
- 骄惰是由“骄”和“惰”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骄指骄傲自满,自以为了不起;惰指懒惰,不愿意努力。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既骄傲自满,又懒惰,不肯努力奋斗。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满而不肯努力工作或学习的情况。可以用在教育领域,提醒学生不要因为一时的成绩好而骄傲自满,而应该保持努力学习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有一位官员因为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因此骄傲自满,不再努力工作。最终,他因为懒惰而失去了官职。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忘记努力奋斗。
- 词语结构
- 骄惰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前后顺序不可颠倒。
- 例句
- 1. 他骄惰得以为自己已经无敌了。2. 这个学生骄惰,成绩开始下滑。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骄惰的发音“jiāo duò”与“骄傲自满、懒惰”这两个词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骄惰相关的成语,例如“骄兵必败”、“骄阳似火”等,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骄惰,所以成绩一直不好。2. 初中生:她虽然成绩好,但是骄惰的态度让老师很担心。3. 高中生:他曾经因为骄惰而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4. 大学生:在大学里,骄惰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5. 成年人:我们要警惕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变得骄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