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吏才的词语解释
吏才的意思
拼音:lì cái    注音:ㄌㄧˋ ㄘㄞˊ
使用场景
吏才一词常用于描述官员的能力和才干。可以用来表达对官员的评价,也可以用来指责官员的能力不足。
例句
1. 这位官员的吏才出众,处理问题非常得当。2. 他虽然是个官员,但是吏才不足,无法胜任这个职位。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才能和能力。
基本解释

(1).为政的才能。《后汉书·崔寔传》:“明於政体,吏才有餘;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南齐书·明帝纪》:“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
(2).指有为政才能的人。 唐 孙逖 《送靳十五侍御使蜀》诗:“天使出霜臺,行人择吏才。”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官制和官员的责任和职责,了解不同官职的名称和职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说小明是班里的吏才,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2.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当一名有吏才的官员,为国家做出贡献。3. 初中生:他在模拟考试中展现了自己的吏才,获得了全班第一名。4. 高中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吏才,我决定报考政治学专业。5. 大学生:他在实习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吏才,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故事起源
吏才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故事讲述了平原君虞卿担任官员期间,因为他的才能出众,被称为吏才。这个故事成为了吏才一词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吏才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办公室中展示他的才能,通过处理问题和决策来展示他的吏才。
词语结构
吏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详细解释
吏才一词源自古代官制,吏指官吏,才指才能。吏才表示官员的才能和能力。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官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0)
诗文中出现“吏才”的诗词

广阳山道中

出峡还何地,杉松郁不开。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

难将忧旱意,涕泣向蒿莱。

(0)

度辽将军歌

闻鸡夜半投袂起,檄告东人我来矣。

此行领取万户侯,岂谓区区不余畀。

将军慷慨来度辽,挥鞭跃马夸人豪。

平时蒐集得汉印,今作将印悬在腰。

将军乡者曾乘传,高下句骊踪迹遍。

铜柱铭功白马盟,邻国传闻犹胆颤。

自从弭节驻鸡林,所部精兵皆百炼。

人言骨相应封侯,恨不遇时逢一战。

雄关巍峨高插天,雪花如掌春风颠。

岁朝大会召诸将,铜炉银烛围红毡。

酒酣举白再行酒,拔刀亲割生彘肩。

自言平生习枪法,炼目炼臂十五年。

目光紫电闪不动,袒臂示客如铁坚。

淮河将帅巾帼耳,萧娘吕姥殊可怜。

看余上马快杀贼,左盘右辟谁当前?

鸭绿之江碧蹄馆,坐令万里销烽烟。

坐中黄曾大手笔,为我勒碑铭燕然。

么么鼠子乃敢尔,是何鸡狗何虫豸?

会逢天幸遽贪功,它它籍籍来赴死。

能降免死跪此牌,敢抗颜行聊一试。

待彼三战三北馀,试我七纵七擒计。

两军相接战甫交,纷纷鸟散空营逃。

弃冠脱剑无人惜,只幸腰间印未失。

将军终是察吏才,湘中一官复归来。

八千子弟半摧折,白衣迎拜悲风哀。

幕僚步卒皆云散,将军归来犹善饭。

平章古玉图鼎钟,搜箧价犹值千万。

闻道铜山东向倾,愿以区区当芹献。

藉充几币少补偿,毁家报国臣所愿。

燕云北望尤愤多,时出汉印三摩挲。

忽忆《辽东浪死歌》,印兮印兮奈尔何!

(0)

三哀诗·其二吴季清明府

世界随转轮,成坏各有劫。

适值倾覆时,万法不必说。

以君循吏才,三年官于越。

无端桴鼓鸣,伏莽寇窃发。

山县斗大城,城头黑云压。

纷纷彼狼心,跃跃欲猪突。

君昔理常平,手曾治大猾。

鸮音不能革,生性成梼杌。

到此播流言,官实通贼牒。

作贼兼作官,满城耳喧聒。

城中西教徒,积恶鬼罗刹。

闪闪苍鹰眼,磨刀咸欲杀。

公知事不可,大声作瞋喝。

反激蚩蚩怒,一霎尽灭裂。

非无防御使,蠢蠢怯如鳖。

噤不发一言,坐视民劫夺。

此客甫断头,彼奴复流血。

乱刃白雨点,混杀到手滑。

狾犬狂号跳,奔马肆啼齧。

但是县衙人,一见軏摧捽。

郎当子若孙,衣破脚不袜。

同寮不肯留,望门走托钵。

指名遍搜牢,牵发互辫结。

驱羊人屠肆,执棰尚鞭挞。

天堂变地狱,肉花碎片割。

同时遭茶毒,彼此造何业?

君当就缚时,自知当永诀。

上念我佛恩,如何得解脱?

下伤我母慈,如何保生活?

可怜八十母,萧条几黄发。

追忆六年前,春酒寿筵设。

君披宫锦袍,手执先朝笏。

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

我歌寿人曲,登堂来拜谒。

孙曾六七枝,一一芝兰茁。

最小耳银珰,靧面白胜雪。

谁料采衣舞,回旋仅一瞥?

覆巢无完卵,雏鸟鸣亦绝。

闻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殁。

家人畏惊倒,相戒咸结舌。

入则围红裙,出乃易墨绖。

母尚倚闾望,朝夕拜菩萨。

念子归何迟,此别太契阔。

岂知望子台,早既堆白骨。

以君精佛理,夙通一切法。

明知入世事,如露如泡沫。

佛力犹有尽,何况身生灭。

将头临刃时,定知不惊怛。

独怪耶稣教,瓣香曾未爇。

如何偕教徒,一例受磨折?

观君遭万变,已足空一切。

只有黄鸟歌,哀吟代呜咽!

(0)

二月十六日将赴台留别樊都事仲郛黄理问元徽

本从老圃学携锄,幸际明时出曳裾。

滥食祇惭公禄厚,按行常恨吏才疏。

天寒羸马嘶长枥,日晏慈乌下广除。

浅薄将何供补报,萧萧华发不胜梳。

(0)

山行即事

穿云渡水百盘回,身在青红锦绣堆。

野老怪人冲雨过,牧儿疑我看花来。

山林自足平生志,州县元非健吏才

但得翳桑无饿者,不妨归卧守蒿莱。

(0)

送谢尉

吏才未申,食贫同古人。

何以赠行色,一酌湖上春。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