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褒美嘉奖的诏书。《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苍 ﹞声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归职……帝优詔不听。”《南齐书·张欣泰传》:“上书陈便宜二十条,其一条言宜毁废塔寺。帝竝优詔报答。” 唐 白居易 《唐赠尚书工部侍郎张公神道碑铭》:“优詔褒美,特授 密县 主簿。” 张际亮 《迁延》诗:“捷书互报中朝贺,优詔仍蒙上赏颁。”
- 基本含义
- 指优秀的文书或奏章,也用来形容出色的建议或指示。
- 详细解释
- 优诏是由“优”和“诏”两个词组成,其中,“优”表示优秀、出色,“诏”表示文书、奏章。优诏一词最初用来形容出色的文书或奏章,后来引申为出色的建议或指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文书或建议的出色、高明。
- 使用场景
- 优诏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出色的建议或指示的赞赏,也可以用来夸奖某人提出的高明的建议或指导。例如,你可以用“这篇文章写得真是一篇优诏啊!”来夸奖一篇写得出色的文章。
- 故事起源
- 优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郭含传》中。据说晋朝时,有一个叫郭含的人,他写的奏章被当时的皇帝高度赞赏,称之为“优诏”。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赞美优秀的文书或建议。
- 词语结构
- 优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优”和“诏”分别表示优秀和文书。
- 例句
- 1. 这位专家提出的建议真是一份优诏,我们应该认真考虑。2. 老师对同学的作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一篇优诏。3. 这个项目的规划书写得很出色,堪称一份优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优诏”这个成语与“优秀的奏章”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出出色的建议或指示。可以通过将“优秀”和“奏章”这两个关键词与“优诏”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语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了解晋朝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文书或奏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的作文打了很多优诏,我很开心。2. 初中生:这本书的内容真是一份优诏,我推荐给大家阅读。3. 高中生:老师对我的研究报告给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一份优诏。4. 大学生及以上:在会议上,他提出的建议被大家称之为一份优诏,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