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xì rù háo máng ㄒㄧˋ ㄖㄨˋ ㄏㄠˊ ㄇㄤˊ
细入毫芒(細入毫芒)
形容细微到极点。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唐 初虽有山水,然尚精工。如 李思训 、 王摩詰 之笔,皆细入毫芒。” 清 俞樾 《<七侠五义>序》:“事蹟新奇,笔意酣恣,描写既细入毫芒,点染又曲中筋节。”
- 基本含义
- 指观察细微之处,洞察事物的本质。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能够从细微之处看出事物的本质,或者形容一个人非常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逍遥游者,常思若所失。迷者,常思若所得。得与失,相生,相灭,而无穷也。细入毫芒,而有害者,万世不绝。”这段话中的“细入毫芒”一词,形容了观察事物的细致和洞察力。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补语
- 例句
- 1. 他的观察力非常敏锐,总能细入毫芒。2. 这位科学家细入毫芒,发现了微小的变化。3. 他的评论总是能细入毫芒,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细入毫芒”想象成一个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根非常细小的光线,从而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观察力、洞察力相关的成语,如“洞若观火”、“目光如炬”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观察昆虫,细入毫芒,发现了它们的不同特点。初中生:通过观察细致入微的细节,我能够细入毫芒,看出问题的根本所在。高中生:在科学实验中,我们需要细入毫芒,找出实验结果的规律和原因。大学生: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学习到了如何细入毫芒,观察人们的行为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