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不惑之年的词语解释
不惑之年的意思
拼音:bù huò zhī nián    
使用场景
不惑之年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境或者状态,表达他已经摆脱了迷惑和困扰,迎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例句
1. 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 在不惑之年,她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不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基本含义
指人到了四十岁左右的年龄,对人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悟,不再为一些琐事而困扰,心境豁达,不再迷惑。
延伸学习
想要更好地理解不惑之年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思想。了解儒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更好地理解不惑之年的含义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明的爸爸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 老师告诉我们,到了不惑之年,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不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3. 小红的爷爷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他告诉小红要珍惜时间,追求内心的成长和修养。
故事起源
不惑之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在儒家的思想中,人到了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经历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思考,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悟,不再为一些琐事而困扰,心境豁达,不再迷惑。因此,不惑之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不惑之年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脑袋里的迷惑和困扰被一个大大的问号覆盖,而当他到了不惑之年,问号消失了,脑袋里变得清晰明了,不再迷惑。
词语结构
不惑之年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不惑”表示不再迷惑,不再困扰,而“之年”表示指的是一个年龄段。
详细解释
不惑之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人到了四十岁左右的年龄,经历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思考,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个年龄段,人们往往不再迷惑于一些表面的事物,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成长和修养。不惑之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人们开始更加珍惜时间,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0)
诗文中出现“不惑之年”的诗词

踏云行.赠张公

不惑之年,心宜不动。常思玉杻金枷重。

无常一著可伤悲,悟时速把良缘种。

鄙了惺惺,装成懵懂。修完内貌频看供。

功成行满去朝元,瑞云衬步香风送。

(0)

踏云行 赠张公

不惑之年,心宜不动。
常思玉*金枷重。
无常一著可伤悲,悟时速把良缘种。
鄙了惺惺,装成懵懂。
修完内貌频看供。
功成行满去朝元,瑞云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