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遂服的词语解释
遂服的意思
拼音:suì fú    注音:ㄙㄨㄟˋ ㄈㄨˊ
使用场景
遂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困境,并主动采取行动。这个成语也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崇敬。
例句
1. 他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够遂服地接受并积极应对。2.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没有生气,而是遂服地接受了教训。3.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以遂服的心态去倾听和执行上级的指示。
基本含义
心甘情愿地接受、服从别人的意愿或安排。
基本解释

谓如礼服丧至期满。《左传·昭公十五年》:“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 杨伯峻 注:“遂,终也,竟也。遂服谓如礼服丧三年。”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遂服相关的成语,如“心服口服”和“顺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有点难,但我遂服地完成了。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她遂服地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虽然不喜欢这门课程,但我还是遂服地去上课,并尽力做好每一次作业。
故事起源
遂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五年》中。这个故事讲述了鲁哀公因为一次战败而感到惆怅,他的臣子公叔段安慰他说:“君臣之义,如父子之亲也。父子之亲,岂可遂服哉!”这句话意味着在君臣关系中,臣子应该以忠诚和服从的态度对待君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顺服”这个词语进行对比来记忆遂服的含义。遂服更强调主动接受,而顺服则更多指被动地接受。你可以想象一个人主动地摆出服从的姿态,来帮助记忆遂服的含义。
词语结构
遂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遂”表示顺从,第二个字“服”表示服从。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和服从他人的意愿。
详细解释
遂服是指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的意愿或安排。它强调了一个人主动地顺从他人,不抱怨或抗拒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柔顺和谦虚。
(0)
诗文中出现“遂服”的诗词

再作药名诗一首寄亶父并用本字更不假借此诸名布在本草中虽或隐晦然以为不当但取世俗之所知而遗其所不知亦君子之用心也至于搜索牵合亦可以发人意思而消磨光景请亶父同作

忆昔见子龙沙边,冰台玉壶气凛然。

才薄人微辱取友,青蒿愧倚昆崙颠。

诗锋利如立刀剑,谈经辨博森戈鋋。

贤愚校我几百倍,预知子必转青天。

别来喧卑共谁语,神游阆苑长思仙。

京师再见空草草,琐细辛勤官事牵。

如今相去水南北,一别羁旅还隔年。

每思益友在咫尺,九江地与蕲黄连。

作诗寄我解离恨,紫贝珊瑚堆目前。

灵蛇含珠久不吐,骏马衔脱谁能先。

弥天雄句骇俗耳,入木香煤濡綵笺。

嗟余鄙讷会强敌,蜀鸡格斗非所便。

未甘遂服强一战,光焰消缩何由然。

我居此土颇大适,门对庐山飞玉泉。

火云烧赤赫日炽,委蛇退食甘昼眠。

环池老木自却暑,清波白石明相鲜。

木香漠漠初过雨,水英灿灿新开莲。

区区余心最念子,空对黄昏江月圆。

重楼远望君不见,淮南细草迷苍烟。

(0)

书怀投李篁台外博

昔余江海思,凌风恣天游。

回览凤凰台,薄行鹦鹉洲。

玩弄颍水月,吟啸箕山秋。

缅想古人风,飘然不可求。

挟剑适燕云,裂繻游皇州。

昭王去不还,金台长秋草。

乐毅徒空谈,剧辛亦枯槁。

痛哭九陌中,回飙起苍昊。

六噫辞汉京,三山事幽讨。

结庐大伾麓,莳花黎水阳。

饥餐赤城霞,渴饮华池浆。

举杯酬阮籍,弹琴招嵇康。

放浪期九垓,枋榆安足翔。

天造诚寥廓,一夕生欃枪。

光芒动圆象,浩荡乱天常。

南箕乃长舌,牵牛遂服箱。

寘身在昭宪,夙夜守圜土。

剥肤咸豗蛇,剚心皆剑橹。

阴卧魂毰毸,澄视鬼伛偻。

日月将焉施,胡不照聋瞽。

父母荒殡阶,儿女死秋堵。

呕血徒伤心,斩衣事终古。

悠悠九原思,历乱攒肺腑。

篁台百世士,潇洒落风尘。

谈经施绛帐,讲道开河滨。

有时泻玑珠,万斛光璘豳。

镕铸能几时,席上罗佳珍。

贬道理凡材,褰衣讯幽谷。

烟云忽一开,婉如熙春屋。

靧面行叹息,力疾对芳牍。

览听殊未巳,犹获玉双瑴。

强成启口笑,无复论羞恧。

感此忘形骸,片言通钧轴。

愿尔垂神光,乘时慰䠞蹜。

龙荒如有待,万里骑騼䮷。

(0)

和陈丈剑门新秋偶兴呈菽庄主人原韵·其一

搜材爨下认焦桐,结素高山流水中。

瞥尔六旬仍故我,岿然一座可无公。

老能遂服庸非福,宦到空囊不讳穷。

四壁虫声灯一豆,坐听庭树起秋风。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