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莲花台的词语解释
莲花台的意思
拼音:lián huā tái    注音:ㄌㄧㄢˊ ㄏㄨㄚ ㄊㄞ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地位崇高,或者用来赞美某个人的高尚品质。
例句
1. 她是我们学校的骄傲,真是一个莲花台。2. 这位科学家在学术界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堪称是莲花台之一。
基本含义
比喻地位高贵、品德纯洁的人。
基本解释

见“ 莲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与莲花相关的传统意义,以及其他与高尚品德相关的成语,如“玉树临风”,“风华绝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莲花台,我们都很敬佩她。2. 初中生:他在班级中的地位很高,可以说是我们班的莲花台。3. 高中生:这位校长在教育界有很高的声望,是一位真正的莲花台。4. 大学生:这位教授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是一位真正的莲花台。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鲁班的木匠,他制作的家具工艺精湛,特别是他制作的莲花台更是美不胜收。后来,人们用“莲花台”来比喻地位高贵、品德纯洁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莲花台”与高尚、纯洁的形象联系起来,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地位崇高。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莲花台,取自于莲花的高洁和纯净。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地位崇高,无所染指。
(0)
诗文中出现“莲花台”的诗词

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其二

君爱鍊药药欲成,我爱鍊骨骨已清。

试自比校得仙者,也应合得天上行。

天门九重高崔嵬,清空凿出黄金堆。

夜叉守门昼不启,夜半醮祭夜半开。

夜叉喜欢动关锁,锁声㩧地生风雷。

地上禽兽重血食,性命血化飞黄埃。

太上道君莲花台,九门隔阔安在哉?呜呼!

沈君大药成,兼须巧会鬼物情,无求长生丧厥生。

(0)

青玉峡

青玉峡口双厓开,层青倒卷作怒雷。

马尾东来势一掉,蹴起万壑声喧豗。

我初观瀑十里外,银潢远泻高崔嵬。

到寺亭午霁色出,珠帘正挂莲花台

云根却踏巨鳌背,日影磨荡神龙颏。

仰望珠帘不可见,中盎一碧如平杯。

高峰转东又转北,不知拗折从何来。

到此万马跃一鼓,飞花喷雪成千堆。

大石礌硠剨万古,淋漓元气非莓苔。

手扪星辰不敢逼,庚庚眼眩杓衡魁。

隔溪啸答响山籁,长风襟袖凌九垓。

穿云剔篆不能去,粗沙细砾皆琼瑰。

漱玉亭子大如斗,想像坡老真仙才。

安得急雨看龙斗,狂呼潋滟于山僧送客忘言说,水自飞流石自横。

借问药苗寻径者,定知何处午鸡鸣。

(0)

颜山歌

欲为紫霞赏,遂作丹霄游。

颜山秀拔五千仞,况于绝顶凌飞楼。

长风吹目空四海,但见天地如虚舟。

龙争虎斗血中野,安知此境长悠悠。

颜山之势何壮哉,飘如云龙上天来。

蟠根走脉极九垓,千岩万壑相萦回。

龙池皎雪天镜开。

气蒸六合作飞雨,五月下界惊云雷。

颜公一去不复回,空有仙迹迷苍苔。

凭崖凿翠构珠殿,金仙趺坐莲花台

雄标胜境掩五岳,胡乃僻处东南隈。

后来观者登崔嵬,超然顿觉辞红埃。

平明攀天望海色,宛若万里潋滟之金杯。

此中昔有芸香客,一朝矫翼腾三台。

我今苦被风尘恼,欲持长彗人间扫。

山花含烟笑人老,青松垂阴得春好。

功名感此不复求,便欲巢云拾瑶草。

终当羽化随青童,鸡为凤皇犬为龙。

青天碧海长相从。

回头试问世间士,茫茫尽入三泉中。

(0)

悼凯南仲

蟠龙老僧凯南仲,平生信实无嫌猜。

袒肩不倚薝卜树,结跏应坐莲花台

我来问信默无语,纸幡漠漠飞尘埃。

不如彻此方解脱,菩提明镜何为哉。

(0)

青城山歌送郭鲁瞻赴阙

巫峡之西金天开,青城翠阙分蓬莱。

白帝吹成五云气,素女削出莲花台

莲花台阁中天起,五岳三山宛相似。

绝巘翻回日月车,飞湍上接星河水。

飞湍绝巘相洄沿,岷江直与东瀛连。

侧峰倒映蛾眉雪,浮云下入苍梧烟。

我临出日望沧海,紫气犹疑仙人在。

三十碧峰莲花开,飞翠层岚荡灵彩。

金茎著花几回拂,玉简遗章不能读。

游龙矫后玉潭空,归鹤重来海桑绿。

我客青城改岁华,君游丹阙早回车。

东高峰顶春閒处,共揖丹丘弄彩霞。

(0)

中阁为陈公载赋

飞云带积阻,磴道多莓苔。

旃檀驾高阁,芳刹凌空开。

连峰入户牖,金银混蓬莱。

焱梯杳难即,天伎从风回。

阁中餐霞子,早隐莲花台

神游挟希有,升降随九垓。

蠛蠓俯浊世,沧溟视浮杯。

金沙发五内,足底兴风雷。

笑入桃花源,浮光轶尘埃。

镵文记石壁,千载方归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