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后汉书·党锢传序》:“ 汝南 太守 宗资 任功曹 范滂 , 南阳 太守 成瑨 亦委功曹 岑晊 ,二郡又为謡曰:‘ 汝南 太守 范孟博 , 南阳 宗资 主画诺; 南阳 太守 岑公孝 , 弘农 成瑨 但坐啸。’”谓为官不办事只坐啸画诺而已。后以“啸诺”喻为官清闲,无事可做。 宋 苏轼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坐令老钝守,啸诺获少休。”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洪亮,高亢激昂。
- 详细解释
- 啸,高声呼喊;诺,应答。啸诺形容声音洪亮有力,高亢激昂,通常用来形容歌唱、演讲或者呼唤等声音。
- 使用场景
- 适用于形容声音高亢激昂的场景,比如歌唱比赛、演讲会、集会等。
- 故事起源
- 暂无相关故事起源。
- 词语结构
- 啸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动词“啸”和动词“诺”组成。
- 例句
- 1. 他的歌声啸诺,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2. 演讲者用啸诺的声音向大家传递着自己的激情和理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啸诺”与“高亢激昂的声音”关联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发出响亮的呼喊声,以此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声音相关的成语,如“雷鸣般的掌声”、“如雷贯耳”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到啸诺的鸟叫声,觉得非常好听。2. 初中生:他的演讲声音啸诺,让人感到非常激动。3. 高中生:她用啸诺的歌声唱出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