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砥磨的词语解释
砥磨的意思
拼音:dǐ mó    注音:ㄉㄧˇ ㄇㄛˊ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个人的修炼和提高,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经历了一番磨砺后变得更加出色和完善。可以用于写作、演讲、教育等场合。
例句
1. 他花了很多时间砥磨自己的技能,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画家。2. 在经历了一番砥砺之后,他的领导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3. 这个项目经历了多次的砥砺才取得了如此好的成果。
基本含义
指通过不断磨练和修炼,使自己变得更加出色和完善。
基本解释

(1).在磨石上磨。 唐 郑亚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砥磨 周 鉞,水淬 郑 刀。”
(2).砥砺,磨练。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会郡中 卢生 、 范生 皆传修炼之术,委质相资,因砥磨以致用。”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砥磨相关的成语,如“砥砺奋进”、“磨杵成针”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砥磨一样不断努力学习,变得更加聪明。2. 初中生:只有经过砥砺,我们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3. 高中生:在高中的三年里,我们要通过砥砺自己,为未来做好准备。4. 大学生:大学生活是砥砺青春的重要阶段,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成为更好的自己。
故事起源
砥磨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石碏的人,他在学习和修炼上非常勤奋,不断地磨砺自己的品质和能力。最终,他成为了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赞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用磨刀石不断磨刀,刀越来越快,越来越锋利,代表着通过不断的磨砺和修炼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词语结构
砥磨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砥”和“磨”,其中“砥”是指磨刀石,用于磨快刀的工具;“磨”是指磨砺、打磨。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这个成语,意思是通过不断的磨砺和修炼来提高自己。
详细解释
砥磨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通过不断的磨练和修炼,使自己的品质、能力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它强调了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道理。
(0)
诗文中出现“砥磨”的诗词

寄邹希圣兄弟

槐花又向此秋黄,槐未黄时趁早忙。

龙到水高冲浪化,鹏因风厚贴云翔。

棠金镞取霜筠健,越砥磨开电剑光。

努力晨窗并夜案,天庭已动桂枝香。

(0)

二砚窝歌

荥阳老死埋双砚,蚀尽土花色不变。

讲堂卜筑忽吐奇,珍重题名世争羡。

渊源近溯幻江村,三绝风流承一线。

平生结邻万石君,虢州割得东坑片。

当年西署供酸磨,风霜驱作云霞缦。

后来一麾天南陲,犹胜司户台州窜。

簿书无事鞭朴间,千兔饱霜逐飞电。

归携石叟伴征桡,卧看烟岚出晴案。

可怜词场竟疏阔,百年远受祝融谴。

灵物终须鬼神护,留作云仍香一瓣。

萧条异代复异族,什袭堂中同纪甗。

何况骨肉一气通,余烬拾来归箧衍。

摩挲作歌志终始,改辟新规还旧观。

润沾亭畔半生泽,光映阁中二老面。

自是伯孙述祖德,岂比彦猷招客玩。

我尝落帆造其窝,俯仰拂拭发长叹。

人生学业相砥磨,正在接续凄凉见。

草生书带昔葳蕤,云起墨池今华绚。

荥阳遥矣高州迩,二砚窝中一以贯。

(0)

龟研引

材家瓦研伏灵龟,意谓天产非人为。

足趺首尾如欲动,盖画八卦从庖牺。

刳肠贮水濡毛锥,削背如砥磨玄圭。

中边俯仰皆中规,十手对面宁容迟。

得非匠氏中野观坏碑,揉泥想像得意生新奇。

我知此物虽异制,其所由来非近世。

陶泓乃祖尔苗裔,中表罗文尔其弟。

何不捧玉堂阁老金莲底,夜草麻辞拜房魏。

又不随春房场屋集计吏,衡石低昂较才艺。

胡为流落沙漠之穷乡,何异越人章甫逐臭之都梁。

苟不覆酱瓿,将支折脚之木床,惜也不为世用而令人悲伤。

嗟予与汝兮,此生龃龉。虽欲自效兮,不知其所。

明日启行,则吾将以佩刀易汝。

径携以归要,注虫虾于环堵。

砚兮砚兮,行当渡辽鼓枻于洪波。

汝勿念枯鱼之过河。倏然踊跃兮,如陶壁之飞梭。

回首眷眷兮,蹴蹋于蛟鼍。

使予瞻望不及兮,涕泗滂沱。

呜呼汝转弃予兮,予将如何。

(0)

山居避难六首·其二

并刀越砥磨,天奈北风何。

到处闻流杵,何时报止戈。

逃藏愁木栅,沦落泣毬窝。

多少岩阿□,真成病伏波。

(0)

山居避难六首

并刀越砥磨,天奈北风何。
到处闻流杵,何时报止戈。
逃藏愁木栅,沦落泣球窝。
多少岩阿□,真成病伏波。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