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百官对帝王进行劝诫。《左传·襄公四年》:“昔 周 辛甲 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 杜预 注:“闕,过也。使百官各为箴辞,戒王过。”
(2).指官吏对帝王所进的箴言。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慷慨念王室,从容献官箴。”
(3).做官的戒规。 明 沉鲸 《双珠记·弃官寻父》:“制行难期画虎成,事亲肯被官箴缚,尽孝何愁世网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为官头顶守官箴,秉公正直奉法行。”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 基本含义
- 官箴是指官员的箴言,也就是对官员的教诲和规劝。
- 详细解释
- 官箴是古代官员之间相互提醒、教育和规劝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以箴言形式表达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来提醒官员们要恪守职责,廉洁奉公,不得贪污受贿,不得滥用职权,为民众谋福利。
- 使用场景
- 官箴通常用于对官员进行教育和规劝,可以用在相关的演讲、培训、教育材料等场合。同时,也可以用于对于其他人的规劝和教育,以提醒大家要遵守道德规范。
- 故事起源
- 官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文化。在古代,官员们常常通过写箴言的方式来互相提醒和规劝。这些箴言往往以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旨在教育和规劝官员们恪守职责,廉洁奉公。
- 词语结构
- 官箴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官”表示官员,第二个字“箴”表示箴言,教诲。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官员,我们要时刻牢记官箴,为人民服务。2. 官箴提醒我们,官员应该廉洁奉公,不得贪污受贿。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官箴”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举着一把箭,用箭射向不道德的行为,以提醒自己和他人要遵守官箴。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官箴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和道德准则,了解古代官员的责任和义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遵守官箴,不要作弊。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时刻牢记官箴,为同学们服务。高中生:官箴提醒我们要廉洁奉公,为社会做出贡献。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习官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成年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遵守官箴,做一个守法守纪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