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逸豫过分。《易·豫》:“鸣豫,凶。” 王弼 注:“处豫之初,而特得志於上,乐过则滛,志穷则凶,豫何可鸣?”《明史·申时行王锡爵等传赞》:“ 时行 诸人有鸣豫之凶,而无干蛊之略。” 清 魏源 《<简学斋诗集>序》:“使 李 杜 但在 天宝 以前,除《清平调》及《何将军山林》外,亦无以鸣豫而鼓盛。”
- 基本含义
- 指事先发出警告或提醒,以便他人能够有所准备。
- 详细解释
- 鸣豫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鸣和豫分别表示发出声音和警告。鸣豫的含义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提前发出警告或提醒,让他人能够有所准备。这个成语强调预知先行,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 鸣豫可以用来形容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前提前发出警告或提醒他人的情况。比如,在自然灾害来临之前,政府会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鸣豫,提醒人们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损失。此外,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使用鸣豫来表达提前告知他人的意思,让他们能够有所准备。
- 故事起源
- 鸣豫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一年》。当时,齐国的大夫鲍叔牙预测到周朝将要灭亡,他向国君发出警告,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国君没有重视鲍叔牙的预言和建议,结果齐国最终被灭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鸣豫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发出警告和提醒他人,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词语结构
- 鸣豫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鸣作为动词,表示发出声音;豫作为宾语,表示警告、提醒。
- 例句
- 1. 在台风来临之前,气象局鸣豫大家做好防护措施。2. 在考试之前,老师鸣豫同学们要好好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鸣豫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鸟在树上发出警告的声音,提醒其他动物注意。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鸣豫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鸣锣开道、鸣金收兵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下雨之前,天空中的雷声鸣豫着,提醒大家要回家躲雨。2. 初中生:在一场足球比赛开始之前,裁判的哨声鸣豫了,提醒球员们要准备好比赛。3. 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即将来临,老师鸣豫我们要抓紧时间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在公司重大决策之前,经理鸣豫大家要认真思考,不要盲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