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徙木的词语解释
徙木的意思
拼音:xǐ mù    注音:ㄒㄧˇ ㄇㄨˋ
使用场景
徙木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逆境中能够迁徙、适应环境,不屈不挠的精神。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够积极应对,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
例句
1. 他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徙木的精神。2. 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像徙木一样,不屈不挠地迁徙、适应环境。
基本含义
指一种能够移动的木材,比喻人在逆境中能够迁徙,不屈不挠。
基本解释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后用为取信于民之典。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 商鞅 立信於徙木,立威於弃灰,刑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以及 始皇 , 秦 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不可测也。” 清 吴伟业 《读史杂诗》之二:“ 商君 刑师傅,徙木见威约。”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逆境、坚持不懈相关的成语,如“坚韧不拔”、“破釜沉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像徙木一样,不屈不挠地学习,取得好成绩。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徙木一样,积极迁徙、适应环境,不放弃。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像徙木一样,持续迁徙、适应环境,不断提升自己。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修身训》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根木材被用来做了一个篱笆,但由于时间的推移,篱笆破损了。然而,木材并没有被丢弃,而是被重新利用,被移动到了别处,变成了一个长椅。这个故事寓意着人在逆境中能够迁徙、适应环境,不屈不挠的精神。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徙木”联想到一根木材,想象这根木材在逆境中能够迁徙、适应环境,不屈不挠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详细解释
徙木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徙意为迁徙、移动,木指木材。徙木这个成语比喻人在逆境中能够迁徙、适应环境,不屈不挠。
(0)
诗文中出现“徙木”的诗词

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

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

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

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

孙翁下笔开生面,岌嶪高冠摩屋栋。

徙木遗风虽峭刻,取材尚足当世用。

寥寥后世岂乏人,尺寸未施谗已众。

要官无责空赋禄,轩盖传呼真一閧。

奇勋伟绩旷世无,仁人志士临风恸。

我游故祠九顿首,夜遇神君了非梦。

披云激电从天来,赤手骑鲸不施鞚。

(0)

遣兴三首·其三

近时来井邑,远迹亦山林。

每忆君赐食,尚期朋盍簪。

遣文当述理,临政必清心。

片语人皆信,无烦徙木金。

(0)

览古四十二首·其四

单父七弦琴,为治务感兴。

十金南门木,立令务必行。

单父有成效,夜渔若严刑。

南门能徙木,不能徙民情。

以此知巧信,不如拙而诚。

(0)

易水辞

天为燕丹畜赵高,风鸣易水止荆轲。

不令刘季身秦怨,却速吴陈此水过。

秦王环柱剑光急,尺八匕首手死执。

伊独徙木信市人,殿下钤奴嬴得立。

(0)

三次雷苦斋韵二首·其二

三仕陪从契分深,每高谈议豁尘襟。

十年脚有随车雨,一片心无徙木金。

晴雪梅花曾汉上,白云秋水又汾阴。

黑河沙土扬州月,别后相思直到今。

(0)

荆公墓二首·其二

本意治功徙木,何心党祸扬尘。

报雠岂教行劫,作俑翻成害仁。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