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跟从指引。《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晋 张敞 《东宫旧事》:“正会仪,太子着远游冠,絳纱襮,登舆。至 承华门 ,设位,拜二傅。二傅交礼毕,不復登车,太傅训道在前,少傅训从在后。太子入 崇贤门 ,乐作。太子登殿,西向坐。”
- 基本含义
- 指受到教育或训练后,能够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命令,言行举止得体的态度。
- 详细解释
- 训从是由“训”和“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训指教导、教育,从指遵守、服从。训从形容一个人接受过教育或训练后,能够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命令,言行举止得体,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 使用场景
- 训从一词多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举止,特别是形容学生、士兵、员工等在教育和训练下,能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的态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长辈或上级的尊重和顺从。
- 故事起源
- 训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敬重师长的好习惯。后来,人们将其中的“谨而信”演变为“训从”,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命令。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军人,他训从纪律,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2. 这个学生训从老师的教导,成绩一直非常优秀。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训从”:1. 将“训从”分解为“训”和“从”两个部分,理解为接受教育后能够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命令的态度。2. 可以通过与学生、军人等相关的场景联想记忆,例如想象一个训练有素的学生或士兵,他们都具备训从的品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遵纪守法”、“尊师重道”等,以拓展对于规章制度、尊重他人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训从老师的教导,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带头遵守校规校纪,树立训从的榜样。3. 高中生:在军训期间,我们要训从教官的指挥,保持队伍的整齐划一。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展现训从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