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传说狐善听,当它听出冰下无流水声时,方从冰上走过。故以“狐冰”称坚硬的河冰。 唐 许浑 《经故丁补阙郊居》诗:“死酬知己道终全,波暖狐冰且自坚。” 明 许三阶 《节侠记·再贬》:“狐冰须慎听,鹏翮莫凌风。” 明 无名氏 《赠书记·阴释保姆》:“对众人,怎细询。怎细询,想两地情踪俱似狐冰。”参见“ 狐听之声 ”。
- 基本含义
- 指狐狸在冰上行走,形容行动敏捷、灵活。
- 详细解释
- 狐冰成语源自《庄子·外物》:“狐冰之操,虎风之才。”狐狸是一种灵敏的动物,能在冰上灵活行走,而虎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狐冰成语形容一个人行动敏捷、灵活,具备高超的才能和技巧。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人的行动敏捷、灵活,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技巧高超的表现。
- 故事起源
- 狐冰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书中,庄子用狐冰之操和虎风之才来形容人的才能和能力。狐冰成语通过对狐狸在冰上行走的描写,突出了人的行动敏捷、灵活的特点。
- 词语结构
- 狐冰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身手真是狐冰之操,无论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2. 这位运动员的脚步轻盈灵活,犹如狐冰之行。3. 这位舞者的舞姿优美矫健,展露出狐冰之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狐狸在冰上行走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灵活敏捷的狐狸在冰面上游走,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动物相关的成语,比如“龙行虎步”、“鹤立鸡群”等,拓宽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跳绳技巧真是狐冰之操,每次都能跳得又高又快。2. 初中生:这位运动员的速度真快,跑步时像狐狸一样灵活,简直就是狐冰之行。3. 高中生:这位演员的表演技巧真是独特,他的动作犹如狐冰之操,让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