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君主对官员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也可以用来形容上级对下级的严格要求和检查。
- 例句
- 1. 君主对官员的诏检,体现了君主的权威和监督。2. 上级对下级的诏检,要求下级严格执行命令。
- 基本含义
- 指君主下达命令,官员奉行并检查执行情况。
- 基本解释
即诏书。语本《后汉书·公孙瓒传》:“﹝ 袁绍 ﹞矫刻金玉,以为印璽,每有所下,輒皁囊施检,文称詔书。” 宋 宋祁 《回知郡主客启》:“伏自执事嚮膺詔检,即领郡麾。” 宋 王珪 《谢宣诏入院奏状》:“仙扃遣使,甫驰及于穷庐;詔检飞文,遽进登于内署。”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诏安”、“诏书”等,以扩大词汇量和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诏检我们的作业,要求我们认真完成。2. 初中生:班主任对我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诏检,督促我们努力学习。3. 高中生:校长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诏检,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组织活动。4. 大学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进行诏检,要求我们严谨、深入地研究问题。
- 故事起源
- 《汉书·高帝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刘邦在刘邦攻下咸阳后,命令大臣李斯检查咸阳城中的宝物和财物。李斯为了显示自己的忠诚,不顾自己的安危,坚持亲自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详细报告给刘邦。刘邦对李斯的忠诚和勤勉非常满意,因此赞赏李斯的行为,成就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诏检的“诏”字理解为“命令”,将“检”字理解为“检查”。通过这样的记忆方法,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诏和检。
- 详细解释
- 诏,古代君主下达的命令;检,检查、核实。诏检意指君主下达命令后,官员奉行并检查执行情况。这个成语强调了君主对下属的权威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