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调和的词语解释
调和的意思
拼音:tiáo hé    注音:ㄊㄧㄠˊ ㄏㄜˊ
基本解释

◎ 调和 tiáohé
(1) [mediate;reconcile]∶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compromise;make concessions]∶折中;妥协
(4) [mix;blend;temper]∶混和;搀和
(5) [flavour;season]∶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seasoning;condiment]∶调味品

近义词

谐和、调解、协调、折衷、融合、和谐、协和、调停、妥洽、妥协

反义词

失调、挑唆、闹争

英文翻译

1.(配合适当)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
2.(调解) mediate; reconcile
3.(妥协) compromise; make concessions

详细解释

(1).烹调,调味。《管子·小称》:“夫 易牙 以调和事公,公曰:‘惟烝婴儿之未尝。’於是烝其首子而献之公。”《后汉书·独行传·陆续》:“ 续 曰:‘因食餉羹,识母所自调和,故知来耳。’”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不假调和,野蔬何以有味。”
(2).搅拌均匀。《齐民要术·种麻子》引《氾胜之书》:“种麻,预调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之。” 宋 梅尧臣 《蜜》诗:“调和露与英,凝甘滑於髓。”《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此茆味异,可栽植於此地,久服长生……宜调和美酒饮之。”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调和诸种颜料,只显一种带灰的黑。”
(3).调味用的佐料。《西游记》第六八回:“有两个在官人问道:‘长老那里去?’ 行者 道:‘买调和。’那人道:‘……那 郑 家杂货店,凭你买多少油、盐、酱、醋、薑、椒。’” 韩文洲 《四年不改》:“怎么搞的?什么调和也没有!我走了几家没有吃到点醋。”
(4).协调、和谐;使和谐。《墨子·节葬下》:“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是故大国不耆攻之。” 汉 贾谊 《新书·六术》:“是故五声宫、商、角、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 唐 元稹 《桐花》诗:“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 周仆 竭力使自己的情绪与屋里的气氛相调和。”
(5).折中,中和。《荀子·修身》:“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中国 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三章:“ 梁任公 又谓《四十二章》颇含大乘教理,其伪作者深通 老 庄 之学,怀抱调和释、道思想。”
(6).调解,消弭争端。 宋 苏轼 《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臣每见 吕公著 、 安燾 、 吕大防 、 范纯仁 ,皆言差役不便,但为已行之,今不欲轻变,兼恐臺諫分争,卒难调和。”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九:“ 乌武壮 、 向忠武 二公亦皆名将,积有齟齬, 江忠烈 在 乌 幕,调和之苦,甚於恭勤。” 吴泰昌 《阿英忆左联》:“来人是为调和创造社、太阳社与 鲁迅 的关系。”
(7).调理使和顺。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让官表》之三:“虽有药石,安能调和?”《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待学生先以煎药治其虚热,调和臟腑,即进饮食。”
(8).指和顺。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一中年妇人,按脉调和,乃云无病可医。”

基本含义
指调节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协调、和谐。
使用场景
调和一词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等方面。在家庭中,调和可以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在工作中,调和可以指不同部门、团队之间的协作和谐;在社会层面,调和可以指不同群体之间的融洽相处;在国家治理中,调和可以指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平衡和谐。
故事起源
调和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其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调和”的人的故事。据说,调和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人,他能够将不同的声音调节成和谐的音乐。这个故事象征着调和的含义,即通过调整和协调不同的事物,使其达到和谐的状态。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动词“调”和宾语“和”组成。
例句
1. 他善于调和各方利益,使大家达成共识。2. 这位领导能够很好地调和团队内部的矛盾,使团队更加和谐。
记忆技巧
可以将“调和”这个词语与调节、和谐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调和是通过调整不同事物来达到和谐的状态,就像是调节音乐一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调和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等,以加深对和谐与协调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调和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画出五彩斑斓的画作。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们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才能调和班级氛围。3. 高中生:社会的发展需要各个阶层之间的调和与平衡。4. 大学生: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要学会调和不同意见,达到团队的共识。
(0)
诗文中出现“调和”的诗词

赠安成诗

时文前代,徽猷系从。于迈吾子,诞俊华宗。

明发迪吉,因心体聪。微言是赏,斯文以崇。

用舍谁阶,宾名相传。秘丘发轸,千里知贤。

抚翼宰朝,翰飞戚蕃。佐道以业,淑问聿宣。

相彼景响,有比形声。始云同宗,终焉友生。

棠棣隆亲,頍弁鉴情。缅邈岁月,缱绻平生。

明政敦化,矜恤载怀。用掇良彦,循我人黎。

江既永矣,服亦南畿。解袂告离,云往风飞。

挥手未几,钻燧推斥。青春屏辔,素秋系迹。

媚彼时渔,恋此分拆。我劳行久,实获予戚。

昔在先道,垂诰亨鲜。亦曰于豹,调和韦弦。

清静有默,平正无偏。钦隆令绩,尉沃愿言。

驽不逮骏,莸不间薰。三省朽质,再沾庆云。

仰惭蓼萧,俯惕惟尘。将拭旧褐,朅来虚汾。

畴咨亮款,敬告在文。

(0)

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0)

水仙操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糺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三

久住寒山凡几秋,独吟歌曲绝无忧。

蓬扉不掩常幽寂,泉涌甘浆长自流。

石室地炉砂鼎沸,松黄柏茗乳香瓯。

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0)

上韦左相二十韵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

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

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

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0)

桐花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

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舜没苍梧野,凤归丹穴岑。

遗落在人世,光华那复深。

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

唯占清明后,牡丹还复侵。

况此空馆闭,云谁恣幽寻。

徒烦鸟噪集,不语山嵚岑。

满院青苔地,一树莲花簪。

自开还自落,暗芳终暗沈。

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

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安问宫徵角,先辨雅郑淫。

宫弦春以君,君若春日临。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人安角声畅,人困斗不任。

羽以类万物,祆物神不歆。

徵以节百事,奉事罔不钦。

五者苟不乱,天命乃可忱。

君若问孝理,弹作梁山吟。

君若事宗庙,拊以和球琳。

君若不好谏,愿献触疏箴。

君若不罢猎,请听荒于禽。

君若侈台殿,雍门可沾襟。

君若傲贤隽,鹿鸣有食芩。

君闻祈招什,车马勿骎骎。

君若欲败度,中有式如金。

君闻薰风操,志气在愔愔。

中有阜财语,勿受来献琛。

北里当绝听,祸莫大于淫。

南风苟不竞,无往遗之擒。

奸声不入耳,巧言宁孔壬。

枭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

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剑士还农野,丝人归织纴。

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浔。

和气浃寰海,易若溉蹄涔。

改张乃可鼓,此语无古今。

非琴独能尔,事有谕因针。

感尔桐花意,闲怨杳难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为大琛。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