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即莲座。佛教徒打坐修行的座子四周缀有莲花,故名。借指修行。 明 汤显祖 《读四十二章经》诗:“都拚刼尽趺莲里,直是中华遇佛难。”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坐姿端庄、端正。
- 详细解释
- 趺莲是由“趺”和“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趺”是指人坐下的样子,“莲”是一种莲花。这个成语形容人的坐姿端庄、端正,如同莲花盛开一样美丽。
- 使用场景
- 趺莲常用于形容人的坐姿优美、庄重,多用于文学作品、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
- 故事起源
- 据说,趺莲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教传说。佛教中,莲花被视为纯洁、圣洁的象征,而趺莲则是指佛陀的坐姿。佛陀的坐姿端庄、庄重,就像莲花一样美丽,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趺莲属于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她端坐在桌前,姿态优雅,真是一副趺莲之姿。2. 老师讲课时,他总是端坐在座位上,像一朵趺莲般庄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趺”字联想为人坐下的样子,而将“莲”字联想为莲花的美丽,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莲花相关的成语,如“莲开并蒂”、“莲座莲花”等,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坐在课桌前,像一朵趺莲,很漂亮。2. 初中生:老师讲课时,同学们都趺莲坐着,很庄重。3. 高中生: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用趺莲来形容人物的坐姿。4. 大学生:书法绘画课上,老师示范了趺莲坐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