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行高尚,道德操守端正,不为外界的利益所动摇的场合。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孔曾的品德,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2. 这位领导干部言行举止都很孔曾,深受群众的爱戴。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行高尚,言行端正,不为外物所动。
- 基本解释
孔子 与其弟子 曾参 的并称。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自序》:“推 武 周 达孝之源,究天地明察之理,故能心契 孔 曾 ,权衡醇驳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孔曾”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品德和行为都很孔曾,是我们的榜样。2. 初中生: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向孔曾学习,保持高尚的品德。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们要做到言行举止孔曾,以身作则。4. 大学生及以上: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孔曾的品德,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
- 故事起源
- 孔曾是汉代儒家学者孔子的学生,他非常尊敬孔子,一直以来都以孔子为榜样,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言行。因此,后来人们用“孔曾”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高尚,言行端正。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孔曾”这个成语与儒家学者孔子和他的学生孔曾的名字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孔”和“曾”。
- 详细解释
- 孔曾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具有高尚的品行和端正的言行,不为外物所动。因此,“孔曾”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不受外界诱惑或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