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震曜 ”。亦作“ 震燿 ”。 1.雷声震动,电光闪耀。极言其威猛之状。《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 杜预 注:“雷震电曜,天之威也。圣人作刑狱,以象类之。”《汉书·叙传下》:“靁电皆至,天威震耀,五刑之作,是则是效。”《后汉书·应劭传》:“夫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燿杀戮也。”
(2).震动,显耀。《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及 烈祖明皇帝 躬征 吴 蜀 ,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 唐 白居易 《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由是正气直声,震耀朝右。” 清 曾国藩 《湘乡县宾兴堂记》:“道德之宏,文章之富,将必有震燿寰区,称乎今日之武功而又将倍焉蓰焉者。”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且夫我 中国 固具有囊括宇内,震耀全球,抚视万国,凌轢五洲之资格者也。”
(3).震耳耀目。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伍员》:“以彼庸蔽奇怪之语,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后世之耳目。”
- 基本含义
- 指威风凛凛、光彩照人,展现出强大的气势和魅力。
- 详细解释
- 震耀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强大的威势和引人注目的光彩。它通常用于描述人们的气势、才华或成就,以及事物的壮丽、辉煌或魅力。
- 使用场景
- 震耀常用于赞美某人或某物的卓越表现,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演讲、比赛、艺术作品等。它也可以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建筑物的壮丽和美丽。
-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一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杜赫的大夫,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每次演讲都能震耀人心。后来,杜赫被任命为晋国的宰相,他的才华和魅力更是让人震耀不已。从此,人们用“震耀”来形容杜赫的气势和光彩,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
- 词语结构
- 成语“震耀”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动词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演讲以其深刻的见解和动人的口才,震耀了全场。2. 这座建筑的壮丽气势和华丽外观,让人无不为之震耀。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震耀”与威风凛凛、光彩照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或事物散发出强大的气势和迷人的光彩,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震耀”相关的成语,如“耀武扬威”、“威风凛凛”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舞台上的表演非常震耀,让我感到非常惊叹。2. 初中生:这幅画的色彩和构图都非常震耀,展现出了艺术家的才华。3. 高中生:他的演讲以其深刻的见解和动人的口才,成功地震耀了观众。4. 大学生:这座建筑的壮丽气势和华丽外观,让人无不为之震耀。5. 成年人:他的成就和才华令人震耀,他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