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白皮的榆树。《诗·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毛 传:“枌,白榆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榆》:“ 邢昺 《尔雅疏》云:‘榆有数十种,今人不能尽别,惟知荚榆、白榆、刺榆、榔榆数者而已。’”
(2).指白榆树的皮。 唐 岑参 《轮台即事》诗:“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3).指星。《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唐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诗:“ 香炉 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唐 薛逢 《天上种白榆赋》:“象帝之先,种白榆於自然,布歷歷之真质,遍高尚之远天。”
- 基本含义
- 指人死后的尸体。比喻人的生命已经消逝。
- 详细解释
- 白榆是中国的一种树木,其木质坚硬,常用于制作棺材。成语“白榆”常用来比喻人死后的尸体,表示生命已经消逝,形容人已经死亡。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作品、口语和书面语中,用来表达人死亡的概念。
- 故事起源
- 白榆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种风俗习惯。古人常常使用白榆木制作棺材,因此白榆就成为了表示人死亡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去世后,只留下了一个白榆。2. 祖父的白榆放在家里的神龛上,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白榆这个词与死亡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棵白榆树枯萎了,表示生命已经消逝。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死亡相关的成语,如“殒命”、“身败名裂”等,来扩展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去世后,家里放了一颗白榆。2. 初中生:听说那个地方埋葬了很多白榆。3. 高中生:白榆是人生的终点,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