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旷官的词语解释
旷官的意思
拼音:kuàng guān    注音:ㄎㄨㄤˋ ㄍㄨㄢ
基本解释

(1).空居官位。指不称职。语出《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孔 传:“旷,空也。位非其人为空官。”《北史·张普惠传》:“若不言所难言,諫所难諫,便是唯唯,旷官尸禄。”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荣饯》:“衔朝命任重非才,惧庸劣旷官多誚。”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弄参军》:“近制州县参军……悉以旷官败事、违戾政教者为之。”
(2).空着职位。《后汉书·独行传·李业》:“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於今七年。”《魏书·高允传》:“乃旷官以待之,悬爵以縻之。”

基本含义
指官员不履行职责,荒废公务。
详细解释
旷官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旷”指荒废、空虚,而“官”则指官职、公务。因此,旷官的基本含义是指官员不认真履行职责,懒散怠工,导致公务荒废。
使用场景
旷官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官员不勤勉、不负责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旷官来批评那些不认真工作、怠慢公务的人。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工作人员或学生等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情况。
故事起源
旷官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官员因为贪图享乐而不履行职责,荒废公务。他经常旷工、迟到、早退,甚至不处理公务,导致政务秩序混乱,百姓生活困苦。后来,这个官员被上级发现并严厉处罚,从而成为了后人警示的对象,形成了旷官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旷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旷”和“官”分别表示词语的前后部分。
例句
1. 他经常旷工,被老板批评为旷官。2. 这位官员荒废公务,被指责为旷官之辈。
记忆技巧
要记忆旷官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个官员坐在办公室里什么也不做,公务荒废的场景。可以想象这个官员旷工、迟到、早退,不认真履行职责,从而记住旷官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官场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官制和官员的职责。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场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官逼民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不认真写作业,老师说他是旷官。2. 初中生:这位学生总是不完成作业,被同学笑称为旷官。3. 高中生:他不认真学习,考试成绩很差,被父母批评为旷官。4. 大学生:这个社团的干部经常不履行职责,被指责为旷官。
(0)
诗文中出现“旷官”的诗词

宿迁江邑

迢迢向宾州,行止不可测。

亭午抵迁江,逮晓发不得。

邑戍两空宇,传舍四徒壁。

野火明山椒,寒城坐幽寂。

蕉花宛含丹,相对日再赅。

营营三四吏,鸠夫醉所适。

眷有儒衣冠,送迎到郊域。

要治旷官僚,岂独行者惕。

盖亦念所重,况此邻反侧。

寄语当路人,勿诿地荒僻。

(0)

司天台

拂云朱槛捧昭回,静对铜浑水镜开。

太史只知频奏瑞,苍生无计可防灾。

景公进德星曾退,汉帝推诚日为回。

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

(0)

喜雪用禁物体二首·其一

傍海风痴剪水难,偷他瑞叶散云端。

可须滕巽同宣力,坐使颛冥不旷官

衣被麦苗搀腊到,装褫花树借春看。

明年定赛今年熟,野老心腴更体胖。

(0)

次韵赠丁谓之

胆怯何由戴铁冠,祗缘昭代奖孤寒。

曲肱未遂违前志,直指无闻是旷官

三署每传朝客说,五溪闲凭郡楼看。

祝君早得文场隽,况值天阶正舞干。

(0)

八月二十三日溯大江遇风雨作

扬帆溯大江,八月风水壮。

波涛东北驶,舟楫西南向。

鹢首共飘飖,鸿毛自飞飏。

俯窥积潦深,仰瞩青冥旷。

三山点微茫,七泽吞浩荡。

淮海亘长流,荆湘弥远望。

是时霜露秋,原野气悽怆。

啼乌古城曲,落木澄潭上。

中流天色改,云物忽异状。

飞雨洒长淮,惊飙驾高浪。

群龙歘掀舞,万马齐奔放。

奔腾注三峡,喷薄凌千嶂。

大哉乾坤内,一气浮泱漭。

不睹疏凿勤,焉知禹功广。

微名逐羁旅,万里适炎瘴。

已昧垂堂戒,恐罹旷官谤。

临深重兢业,吊古增惆怅。

烟飞曹魏走,鸟散苻秦丧。

佳气连濠泗,雄都归帝王。

兵戈久未息,险阻不可仗。

兹行信寂寞,壮观亦豪宕。

鲜脍松江鲈,清樽采石酿。

赤壁晴更登,黄楼晚须访。

击楫歌远游,沧浪起渔唱。

(0)

酬兵部李侍郎晚过东厅之作

酒礼惭先祭,刑书已旷官

诏驰黄纸速,身在绛纱安。

圣位登堂静,生徒跪席寒。

庭槐暂摇落,幸为入春看。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