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牡蛎的词语解释
牡蛎的意思
拼音:mǔ lì    注音:ㄇㄨˇ ㄌㄧ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肯改变的人。可以用在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比如描述一个人在争论中坚持己见,不肯妥协;或者形容一个人不愿意承认错误,一意孤行。
例句
1. 他就像一只牡蛎一样,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2. 这个老板是个牡蛎,从不听取他人的建议。
基本含义
指顽固不化、不肯认错或改变的人。
基本解释

◎ 牡蛎 mǔlì
[oyster] 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牡蛎科),有粗糙不规则贝壳,足小或无,无水管,生活在海底或沿海浅水岩石或其他物体上,或在河口的咸淡水中,取食水流带来的小植物和动物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固执和顽固相关的成语,比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就像一只牡蛎一样,不肯改变自己的错误答案。2. 初中生:她是个牡蛎,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3. 高中生:他们固执己见,像牡蛎一样不肯妥协,导致了争论的不断升级。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牡蛎一样的人,很难达成共识和合作。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是它的意义源于牡蛎的特点。牡蛎是一种生活在海底岩石上的贝类,因为外壳坚硬,很难被打开。所以,人们用“牡蛎”来比喻那些固执不化、不肯认错或改变的人。
英文翻译

1.ostracean; oyster
2.【医】 concha ostreae; shellfish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只坚硬的牡蛎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只牡蛎紧闭的外壳,象征着一个人的固执和不肯改变的态度。
词语结构
牡蛎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其中,“牡”是形容词,意为雄性的;“蛎”是名词,指牡蛎这种贝类动物。
详细解释

亦称“ 牡蛤 ”。软体动物,肉鲜美,壳可入药。又名蠔。《能改斋漫录·方物》引《番禺记》:“蠔之殻,即药中之牡蠣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牡蛎》﹝释名﹞:“牡蛤、蠣蛤、古賁、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牡蛎》﹝集解﹞引《别录》:“牡蠣生 东海 池泽,採无时。”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牡蠣坚筑墻,蛤蜊贱供蔌。”

(0)
诗文中出现“牡蛎”的诗词

金鳌山集

鳌山临水一青螺,避寇曾传玉趾过。

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

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

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0)

筑室

辛勤结吾庐,经始算一策。

广狭更度量,卑高在平秩。

堂以备荐享,阁以邀风日。

前榜贞节门,后治渭川室。

四垣谢粉饰,牡蛎高为骨。

仰瞻势微峻,其间仅容膝。

既以储简编,犹堪敛袍笏。

是年秋在仲,筮日欣得吉。

良友交助余,众工告易毕。

把酒对梅花,浩歌新突兀。

(0)

诗一首

牡蛎滩头一艇横,夕阳西去待潮生。

与君不负登临约,同上金鳌背上行。

(0)

村居杂咏·其二

频年多旅食,三径已全荒。

草蔓蹲鸱地,藤穿牡蛎墙。

忘情任牛马,屈指计行藏。

穷巷谁相问,高歌学楚狂。

(0)

过阇西山

阇西山色高百寻,我行独傍鼋鼍吟。

霜天箫鼓双江迥,海日帆樯大虎阴。

菅蒯历历蝤蛑出,斥卤茫茫牡蛎深。

正是暨南声教地,他时诸益几沾襟。

(0)

倚翠亭

窈窕廊通步,虚明亭畅怀。

有窗安牡蛎,著壁倚雄崖。

望去青霄近,排来翠色佳。

宁云缅尧俭,却是土为阶。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