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持重而敦厚。《墨子·号令》:“葆卫必取戍卒有重厚者。”《史记·高祖本纪》:“ 周勃 重厚少文,然安 刘氏 者必 勃 也,可令为太尉。”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大抵人性类其土风:西北多山,故其人重厚朴鲁。” 郑振铎 《黄公俊之最后》:“忠直而朴实,重厚而勇敢。”
(2).富厚。《墨子·号令》:“县各上其县中豪杰,若谋士,居大夫,重厚口数多少。” 毕沅 校注:“重厚,言富厚。”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或思想内容深沉、庄重、有分量。
- 详细解释
- 重厚是指事物或思想内容深沉、庄重、有分量。它强调事物的内涵丰富、价值深远,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外观或简单的形式。
- 使用场景
- 重厚通常用来形容文化、知识、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品格、学识或才华。在表达中,可以用于赞美、评论或评价。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重视深沉庄重的思想和内容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和智慧的象征。因此,形容事物或思想内容深沉、庄重、有分量的成语就产生了。
- 词语结构
- 重厚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表示性质和特征的形容词组成。
- 例句
- 1.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重厚,读起来需要耐心和专注。2. 他的演讲思想深邃,表达方式也很重厚。3. 这幅画的笔触非常细腻,给人一种重厚的感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重”字和“厚”字形象化,想象一个非常沉重和厚实的物体,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重厚”相关的成语,如“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等,以扩展对于深沉庄重的内容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语气总是很重厚,我们都很喜欢听。2. 初中生:这本小说的情节非常重厚,读起来很有意思。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观点非常重厚,值得深入思考。4. 大学生:这个学科的研究内容非常重厚,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5. 成年人:他的演讲风格非常重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