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断常常用于形容某种突破常规的行为或事件。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出了非常出乎意料的举动,或者某种情况与平常的预期不同。例如,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突然大声发言,可以说他“断常了”。
- 例句
- 1. 他的表现真是断常,平时那么害羞,居然敢当众表演。2. 这个新产品的设计与市场上的常规完全不同,可以说是断常的。3. 昨天的比赛,他的发挥真是断常,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 基本含义
- 中断平常的事物或常规。
- 基本解释
佛教语。断见与常见。《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佛説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説法,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赵殿成 笺注:“《涅槃经》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楞伽经》离於断常有无等见。”参见“ 断见 ”。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断常相关的成语,如断章取义、断袖之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小明突然说了一句很有趣的笑话,真是断常!2. 初中生:昨天班里突然来了一位新同学,他的打扮和我们都不一样,真是断常啊!3. 高中生:我的朋友突然辍学了,他以前成绩一直很好,这样的决定真是断常的。
- 故事起源
- 断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陈蕃传》中。陈蕃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在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对百姓非常关心。有一次,陈蕃听说有人偷盗官府的财物,他决定亲自前去调查。当他到达事发地点时,他发现那个偷盗的人正好在做平常的事情,没有任何异常。陈蕃看到后感到非常惊讶,他说:“这个人偷盗了官府的财物,竟然还能如此平常,真是断常!”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断常”来形容某种突破常规的行为或事件。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断常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平常的事物被突然中断,打破了平常的状态,从而形成了断常。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断常是由动词“断”和形容词“常”组成的成语。动词“断”表示中断、切断,形容词“常”表示平常、正常。断常意指中断平常的事物或常规,即打破平常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