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诰词的词语解释
诰词的意思
拼音:gào cí    注音:ㄍㄠˋ ㄘㄧˊ
使用场景
诰词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历史书籍中。可以用于描述古代君主颁布法令或诏书的文辞。
例句
1. 古代君主常常通过诰词来颁布法令,以维护社会秩序。2. 在古代,诰词是君主向百姓宣布政令的重要方式。
基本含义
指古代君主颁布的法令或诏书。
基本解释

君王所颁文告。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嘉祐 四年贬 吕溱 ,其誥词 刘敞 行之, 溱 当贬而褒; 嘉祐 五年, 刘沆 赠僕射侍中,其誥词 张瓌 行之, 沆 当褒而贬。”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周将军》:“ 元 刘壎 《隐居通议》云:‘庚子五月,因观江涨至 五通庙 ,忽忆儿时见将军誥词一轴,乃 宋 封 周将军 为 宣□侯 者也。’”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官方文书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古代君主颁布法令的方式和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用诰词宣布了新的校规。初中生:在古代,君主通过诰词来颁布重要的政策。高中生:历史书中记录了君主颁布的一封诰词。
故事起源
诰词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方文书。在古代,君主通过颁布诰词来发布重要的法令或诏书,以传达政令和政策。这些诰词往往以庄重、正式的文辞表达,具有强烈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诰词这个词语:1. 将“诰词”拆分为“诰”和“词”,并理解其含义为“君主颁布的法令或诏书的文辞”。2. 联想诰词与古代君主颁布法令的场景,形成图像记忆。
词语结构
诰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诰,古代君主颁布法令或诏书的一种形式。词,指文言文中的文辞。诰词即为君主颁布的法令或诏书的文辞。
(0)
诗文中出现“诰词”的诗词

献王大夫

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诏出溪迟。

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

贤臣虽蕴经邦术,明主终无谏猎时。

莫道百僚忧礼绝,兼闻七郡怕天移。

直缘材力头头赡,专被文星步步随。

不信重言通造化,须臾便可变荣衰。

(0)

寄状元孙学士

久居台阁多忧畏,欲荐贤才涉比周。

灰死寸心甘不动,雪侵双鬓未能休。

封章事寝空腾谤,制诰词荒益自羞。

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0)

阙下言怀上执政·其三

诰词黜责子孙羞,欲雪前冤事已休。

浴殿失恩成一梦,鼎湖攀驾即千秋。

道边任死心终直,泽畔长吟泪暗流。

虞舜五臣知此事,戏儒应免更监州。

(0)

咏千山诗二首·其二

玉勒朱旗清晏时,茅堂石径一委蛇。

孝思自溯丰岐业,睿赏长留典诰词

华岱仰闻称伟俊,沧溟应待眺瑰奇。

松声泉韵如相语,宝字天文乞勒碑。

(0)

曾惟吉乃祖岩山先生三告身

起家在宋当淳祐,文武兼资早致身。

翠竹苍梧家学远,回鸾翥凤诰词频。

桑田沧海人何在?锦轴牙签墨尚新。

睹物使人双泪堕,痛怜封诰总成尘。

(0)

挽王氏孺人

赐爵逢千载,皇恩下九关。

诰词金篆字,珩佩玉连环。

陶母今有后,莱衣不复斑。

哀歌堪挽绋,徒有泪潸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