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飞白这个成语通常用于书法、绘画、演讲等艺术领域,用来称赞艺术家的技艺高超,表达流畅。此外,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技能或表达的流畅程度。
- 例句
- 1. 他的字写得飞白,一气呵成。2. 这幅画的线条流畅自然,字迹也飞白无误。
- 基本含义
- 指字写得又快又好,字迹飞快无误。
- 基本解释
(1).亦作“ 飞白书 ”。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 东汉 灵帝 时修饰 鸿都门 ,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 蔡邕 见后,归作“飞白书”。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 汉 魏 宫阙题字,曾广泛采用。 唐 张怀瓘 《书断》上:“飞白者, 后汉 左中郎将 蔡邕 所作也。 王隐 、 王愔 并云:飞白变楷製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径丈,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 唐 李绰 《尚书故实》:“飞白书始於 蔡邕 ,在 鸿门 见匠人施堊箒,遂创意焉。”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萧’字存焉。” 清 赵翼 《王述庵道经毘陵停舟话旧》诗:“焚黄詔特荣先垄,飞白书应起赐楼。”
(2).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好写起人形,欲图 殷荆州 。 殷 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 曰:‘明府正为眼尔,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万机之暇,无所翫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凡飞白以点画象形物,而点最难工。” 清 钱谦益 《戏题万户部小像》诗:“ 荆州 恰好添飞白, 子夏 何妨戴小冠。”
(3).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白,指“白字”,“飞白”就是故意写白字。是明知其错而有意仿效的一种修辞方法。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书法艺术,了解不同书法家的笔法和风格。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艺术表达相关的成语,如“墨守成规”、“画龙点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作业本上写字的时候,希望字迹能够写得飞白一点。2. 初中生:老师表扬我的作文写得飞白,让我很开心。3. 高中生:我在学习英语口语时,希望能够说得飞白流利,不卡壳。4. 大学生:我喜欢看书法展览,欣赏那些字迹飞白的作品。
- 故事起源
- 飞白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但具体的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
- 英文翻译
1.a style of calligraphy characterized by hollow strokes, as if done with a half-dry brush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飞白”这个成语与书法作品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书法家在写字时,笔法熟练,字迹流畅,就像字在纸上飞舞一样。
- 词语结构
- 飞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飞白一词源于书法术语,形容书法作品中的字迹飞快流畅,毫无瑕疵。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夸奖书法家的笔法熟练、字迹流畅。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技艺高超和表达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