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譌本”。指传抄、翻印有讹误的本子。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颜甲·冒从侄》:“ 唐 庞严 及第后,登科録讹本倒书名姓为‘ 严庞 ’。有 江 淮 举子姓 严 者,乃冒为从姪,往京謁 庞 。”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温公所据<梁书><魏书>有别本》:“ 温公 所据乃譌本,而注家未能举正也。”
- 基本含义
- 指以次充好,通过欺骗或伪装来骗取他人信任或利益。
- 详细解释
- 讹本是由“讹”和“本”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讹”意为欺骗,指以假充真;“本”意为真实的本质。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以次充好的行为,通过欺骗或伪装来骗取他人信任或利益。
- 使用场景
- 讹本一词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以次充好的行为,包括商业欺诈、虚假广告、以假乱真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故意欺骗他人的人或事物。
- 故事起源
- 传说古代有个人想要欺骗别人,就把一本名贵的书籍用几本普通的书籍包裹起来,然后以高价卖给别人。后来,这种行为就被形容为“讹本”。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这家公司打着名牌广告,实际上却是讹本。2. 他以次充好,把劣质产品冒充高档商品,简直就是讹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讹本”拆分为“欺骗”的“讹”和“真实的本质”的“本”。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本假书假装是真的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例如“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用假草包装成的花束欺骗了大家,真是讹本。2. 初中生:那个商家用次品冒充名牌产品,简直就是讹本。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广告夸大了产品的效果,完全是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