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感寓的词语解释
感寓的意思
拼音:gǎn yù    注音:ㄍㄢˇ ㄧㄩˋ
使用场景
感寓常用于表达人们对于某种情感的深刻感受和寄托,可以用于形容艺术作品、写作、演讲等领域。也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对于生活、自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感体验。
例句
1.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感寓。2. 这幅画作让人感受到了艺术家的情感寄托。
基本含义
感受和寄托情感
基本解释

寄托感慨。 明 李东阳 《送伍广州诗序》:“若 长安 之日, 太行 之云, 魏子牟 宫闕之心, 范文正 庙堂之忧,随所感寓,皆足以寄君亲之念。”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古诗‘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此感寓自然。”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艺术作品等方式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爸爸妈妈的爱充满了感寓。2. 初中生: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3. 高中生:这幅画作通过色彩和构图表达了艺术家内心的感寓。4. 大学生:我对人生的感寓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天。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帮助你全面了解和学习“感寓”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感寓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他们常常通过感受和寄托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寓这个成语就是从这样的背景中衍生而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感寓”分解为“感受”和“寄托”来记忆。感受代表感受情感,寄托代表寄托情感。将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成语“感寓”。
词语结构
感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感”表示感受,第二个字“寓”表示寄托。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情感的成语。
详细解释
感寓是一个有着深刻情感寄托的成语,它表示通过感受和寄托情感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0)
诗文中出现“感寓”的诗词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诗及晚唐诗因有论诗十绝子文见之谓无甚高论亦可作诗家小学须知·其六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0)

春夜杂咏并序·其十二

对酒此何夕,衮衮集良宴。

听歌无一情,感寓每中叹。

幸有湖海英,共此华烛烂。

稍觉孤心倾,已见人影乱。

贱子本恨人,即境悲聚散。

落月归幽斋,欢场一思遍。

(0)

景德寺饮会丘思同作述怀诗兼纪一席之事见约同赋辄次元韵

濒江多胜宇,兹地更推高。

结友为文会,开樽较饮豪。

春华今始盛,圣代况亲遭。

美景堪行乐,雄谈任叫号。

数家供法馔,百斝和春醪。

异味频登俎,良庖旋奏刀。

盘丰介象鲙,手马毕生螯。

极量觚并榼,忘形罂与槽。

怜君皆旷达,独我叹徒劳。

俗状区区外,刚肠渐渐熬。

壮心虽不屈,谗口亦奚逃。

感寓尝怀古,愁来几悼骚。

宦涂蜗斗角,世事猬森毛。

自得犹千虑,谁能挫一毫。

无烦恶蝇点,须拟效龙韬。

暂适惟诗酒,难兼是燕敖。

纵欢忘倦厌,论契甚坚牢。

峻节凌修干,清风遏怒涛。

就贤知不倦,营道岂云叨。

此席今谁继,知音尽俊髦。

(0)

寄青山

曾诵先生感寓诗,如今似写我心悲。

西施贫处无盐笑,乌获饥来竖子期。

不士不农焉用彼,无齐无楚竟何之。

光阴未老人先老,荒草斜阳泣断碑。

(0)

石湖书院老树

范公亭东看古树,有身莫可限尺度。

只凭长大不长长,边老婪酣遗丑肚。

一干朽尽皮肉空,一干轮囷叶粗蔽。

盘根到处走虬蛇,风雨不惊知得地。

坐根纳荫且移时,静玩气机成感寓

人生安得如此顽。不死不用常在世。

(0)

汪端彦听雨轩

诗问池堂春草梦,何如风雨对床诗。

三薰三沐事斯语,难弟难兄此一时。

为母静弹琴几曲,遣杯同举酒千卮。

苏公感寓多游宦,岂不临风尚尔思。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